据了解,11·9消防日即将到来,日前,南京林业大学学生夏凤鸣等同学自主设计的“双吊篮高层建筑火灾逃生装置”获得了国家专利(实用新型)。该装置从30米高空安全高效撤离被困人员只需要15秒,能够有组织疏导被困人员从高空高效、安全撤离。
安全逃生更适合老人、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
一般的高楼火灾逃生装置由于设备自身的缺陷,下降的时候是变速的,老人和小孩容易受到惊吓,尤其是患有心脏病的老人。该装置逃生前在窗台处安装好,牢固可靠,当人从窗口到达踏板进入吊篮时,吊篮由于摩擦力和刹车装置所产生的阻力保持静止,通过安装摩擦块和改变钢丝绳的弯曲度减少阻力,下降速度由静到动,逐步达到逃生者能够接受的匀速。
在固定滑轮座中设有滑轮和钢丝绳锁紧机构,逃生人员进入吊篮之前,先将钢丝绳锁紧,待逃生人员进入吊篮之后再将锁紧解除并可人为控制下降速度,安全可靠。
“本发明拟在设计一种适合宾馆、商场、学生宿舍、写字楼等人员集中的场所有组织地进行逃生,更适合老人、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逃生。”该装置的指导老师涂桥安说。
此外,考虑到受困人员的体重大小不一,该装置通过安装摩擦块和改变钢丝绳的弯曲度增加阻力,从而实现体重较重逃生人员安全匀速逃生。
高效逃生左右两个吊篮犹如“跷跷板”的两头循环上下
逃生装置中采用了二个吊篮,犹如“跷跷板”两端的左右两个吊篮,其中一个吊篮载人下降,使人方便快捷地回到地面;当载人吊篮下降时,另一个吊篮空载向上到达逃生窗口,逃生人员进入吊篮。
“跷跷板”两端一个上升、一个下降,高效逃生。“没有空行程,工作效率高,与其它的逃生装置相比节省了宝贵的逃生时间”,专利获得者夏凤鸣告诉记者。
双吊篮高层建筑火灾逃生装置包括升降机构部件、支架部件、挂钩、左边吊篮和右边吊篮。升降机构部件中运用丝杆螺母结构,该结构的转筒上绕着一层钢丝绳,设计中丝杆螺母的螺距和钢丝绳的直径是相等的,螺母每转动一个螺距的距离,缠绕的钢丝绳就运动一个直径的距离,从而在保证钢丝绳有序缠绕的前提下,左右两个吊篮犹如“跷跷板”的两头循环上下,与“跷跷板”不同的是该装置下架的时候是匀速运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