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钛白分中心主任、钛白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毕胜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上半年钛白粉市场呈现出近20年来最红火的走势,但如果现在已经公布的20多个项目都能按计划于2015年前完工投产,届时我国钛白粉总年产能将陡增至415万吨。即使按我国硫酸法60%~70%开工率,氯化法75%~80%开工率计,届时,钛白粉的年产量也将达到250万~300万吨。加上原料进口依存度及价格不断攀升,行业将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
毕胜说,“2011年全行业的产量将再创新纪录,达到160万~180万吨,其中金红石型产品将达100万吨以上。产能急增将使行业运行风险大增。由于部分地区经济过热,出现限电现象,加上国家合理调控GDP而采取的各项政策,钛白粉市场需求量明显萎缩,一些企业主动调整生产,适当压低产量。这段时间全行业的开工率估计只有60%~70%。”
其实,这种繁荣的景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原料钛矿(渣)史无前例的涨价所导致的。2011年初,钛矿价格为1000元,此后连续上扬,升至3300~3500元;钛渣年初时为3300~3500元,此后连续上涨直到突破8000元。“钛矿原料尤其是国产料价格疯涨,根本因素是市场炒作,这种人为因素给钛白粉行业带来的是一种伤害。”毕胜分析道。
2011年上半年的钛白粉行情可谓如日中天,大大刺激了企业的投资热情。锐钛型产品由去年的9500~10500元(吨价,下同)快速升至18500~20000元,价格已经翻番;金红石型产品由去年的13000~14000元升至最高时的23000~24000元,增幅达到10000元。二季度钛白粉行业最兴旺时,毛利能达到7000~9000元,盈利水平达到历史高位。
伴随着产能的增加,我国钛白粉工业消耗的钛矿原料进口依存度越来越高。虽然与3~4年前相比,钛矿的进口渠道呈现多元化,澳大利亚、越南和印度成为主要进口来源国。但越南2012年将采取钛矿出口限制政策,将对我国的钛矿进口有较大的影响。在各地争相大上项目的同时,原料风险问题开始凸显。
近10年来,我国钛白粉进口量一直大于出口量,除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出口量同比下降以外,每年的出口数量都保持稳定或略有增长。2011年,在进口量维持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出口量却一直增加,我国首次成为钛白粉净出口国。1~8月份,我国钛白粉的累计进口量为17.4万吨,同比下降2.6%;累计出口量为27.9万吨,同比增幅为83.6%。
“根据近期国内外经济发展状况,如国家未出台新的相关政策措施,2011年下半年到2012年年初,行业还将保持向下运行态势。而如果出台新的进出口政策,很可能是出口征税政策,这将对整个市场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因为普通钛白粉属于“两高一资”类产品,不属于国家鼓励出口范围。”毕胜认为。
“2010年全国钛白行业的实际产能已达到243万吨,而先前预计为230万吨。2010年至今,业内已经公开的扩产或新建装置项目有20多个,涉及综合产能达172万吨/年,它们的竣工计划时间都在2015年之前。此外,钛白粉规划项目还有多个,其中包括河南洛阳新安县、佰利联和其他企业拟议中的氯化法项目,以及刚被核准的四川龙蟒在湖北襄阳投资的60万吨/年钛白粉工程等。据毕胜介绍,在20多个硫酸法项目中,与现在装置相比只能算是规模放大,产品难有本质性区别。他提醒广大企业,在上项目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量各种潜在风险。”据国家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钛白分中心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