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价格暴涨、劳动力成本大增、银行贷款紧缩、用电紧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让行业生存与发展陷入窘境。“十二五”开局之年,对于以小型企业、微型企业为主体的中国色母粒行业来说,又经受着一次不亚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色母粒行业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2006年~2008年,是中国色母粒行业的快速发展期。正是在这一时期,色母粒行业实现了产量翻番,每年从25万吨增至50万吨以上。而2008年~2011年,行业处于平稳发展期,产量没有大幅波动,色母粒企业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经济风暴中,调整着结构,艰难前行。
同时,下游行业的需求却没有萎缩,塑料制品行业保持25%的稳定增长;化纤制品由于受棉花价格的影响,需求激增;更由于低碳环保的要求,化纤原液着色的比例也有望大幅增长。处于中间产品的色母粒行业,不得不牺牲利润消化原材料价格暴涨等因素带来的影响,尽量满足下游需求。“十二五”开局,中国色母粒行业面临着严峻考验。
目前,中国的色母粒企业已经开始从小规模、低产能的生产方式,逐渐向大型化、规模化发展。国内一些龙头企业已发展成为可与外企抗衡的标杆企业。如宁波色母粒有限公司、山东春潮色母粒有限公司等。今后几年,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向西部地区的挺进与拓展,将成为色母粒行业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同时也会为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面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外企业也在不断渗入。今年,美国卡博特公司在天津建立了年产4.5万吨的黑色母粒生产线,已于9月19日开工,二期工程可达8万吨。届时,这个工厂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色母粒加工厂。它的建设必将对中国色母粒及世界色母粒产业格局带来影响。
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色母粒品种分布发生了较大变化。第一个变化是彩色母粒在色母粒总产量中的份额明显增加。我国彩色母粒占总产量的份额已从2005年的14%增长到2010年的26%,达到年产14.6万吨。第二个变化是白色母粒所占份额降低。与2005年相比,在色母粒中所占份额最多的白色母粒从原来的44%降到了20%。
由于有“十一五”期间行业的稳步发展作基础,当前面临的困难还不足以阻止中国色母粒行业前进的脚步。色母粒行业的发展将继续与我国塑料制品、化纤行业的高速发展相适应,预计“十二五”期间仍将以大于10%的速度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色母粒性能测试标准的制定及检测机构的建立。“十一五”期间,颁布实施了两个色母粒行业标准,评审通过了一个行业标准和一个国家标准。今年4月1日《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混配料用炭黑母粒QB/T4132-2010》行业标准正式实施。目前,色母粒行业只有4个正式颁布与实施的行业标准,由于标准缺失,也没有设立专业的检测机构,这种局面已经远远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色母粒行业的需要。“十二五”期间,应重点进行色母粒性能测试标准的制定与颁布实施,并尽快着手建立专业的色母粒检测机构。
——高性能工程塑料、热塑弹性体色母粒的开发。“十一五”期间,我国高性能工程塑料及热塑弹性体发展较快,如热塑性氟塑料和热塑性聚氨酯;与之相适应,其制品也需要用色母粒着色,如聚全氟乙丙烯色母粒、聚偏氟乙烯色母粒、热塑性聚氨酯色母粒都给色母粒行业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这些色母粒制备在原材料的选择、加工工艺及使用条件上都与传统的色母粒有很大差别。如何适应高性能工程塑料的超高温加工性能、热塑弹性体特殊的加工流变特性都将是所面临的技术难题。
——专用牌号大批量色母粒的开发。随着我国塑料制品业的迅速发展,色母粒的产量将比过去有较大增长。一些色母粒品种将不再直接供应下游塑料制品厂商,而是直接提供给上游石化企业,用色母粒与树脂直接做成彩色改性料,如管材料(PE100PE80PPR)、汽车专用料等。这一生产方式的形成使得过去一向以小批量、多品种为特色的色母粒生产模式要部分转型为单一品种、大规模的生产模式。生产方式的改变也将给色母粒技术提出挑战,如何长期保证所生产色母粒的均一性,如何适应大型螺杆造粒技术将是这种色母粒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多功能色母粒的开发。塑料或化纤制品往往需要制品同时具备多种性能,将着色与其他功能融为一体制成母粒,对提高塑料或化纤制品性能、简化其生产工艺意义重大。
如应用于煤矿制品的着色、阻燃、抗静电多功能母粒;应用于化纤面料的着色、抗菌、保温、导电母粒等。
将多种功能集于一身,必然给母粒的制备与应用提出许多技术难题,如多种功能助剂之间的相容性以及在制品中的分散性都与单一功能的母粒不同,这正是在“十二五”期间要攻克的难题。
——色母粒用分散剂、添加剂的开发。随着多功能色母粒,高性能工程塑料、热塑弹性体色母粒,专用牌号大批量色母粒的开发,与之配套的分散剂及添加剂的研发也是“十二五”期间色母粒行业面临的重要任务,如开发复合型分散剂、耐高温分散剂、加工流变性能调节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