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玩具企业面临着如此多的困难,制约其走出困境的因素主要可以归结为质量不高和技术含量低。据此,我们不难找到解决难题的路径:研发符合安全和环保要求的产品;利用科技创新出附加值高的产品。
从近期质检部门公布的玩具质量抽查结果中可以发现,玩具产品的合格率较低,已经对儿童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威胁,严重影响玩具的出口。中国出口欧盟的玩具大部分采用PVC,其中供3岁以下儿童使用的占50%。因此,欧盟出台的关于禁止经销三岁以下儿童使用的PVC塑料玩具的“禁令”直接影响了中国4亿多美元的玩具出口。
研发安全及环保的塑料玩具:由于目前塑料玩具的主要对象是儿童,特别是婴幼儿常常会舔、咬玩具,因此对玩具材料中铅、锑、砷、钡、铬、镉、汞等重金属元素及其他有害于健康的物质非常忌讳。
世界上主要的玩具进口国对于玩具的安全都有着严格的规范。其中欧盟的EN71是最严格的标准,还有电动玩具安全标准EN50088和电磁兼容EMC标准;而美国则有ASTMF963标准和CPSCRegulations标准,还有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制订的FDA标准。
面对国际上不断提高的玩具安全、技术、检测要求,根据中国玩具行业发展现状、趋势和企业承受能力,《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已从2004年10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技术指标与国际接轨,比旧标准系统、科学、先进、严格,更具可操作性。
该标准的发布实施,将促使中国玩具产品进一步提升安全质量,与国际先进标准的要求更加靠近。事实证明,面对新的贸易壁垒,中国玩具出口企业仅靠低成本是不可行的,如何利用国际标准和技术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借鉴国际公认的管理体系和先进经验来改善企业的管理,加强企业“内功”的修炼,是这些技术壁垒带给中国玩具企业更深层次的思考。
这些病原微生物,往往使儿童罹患相应的传染病。采用抗菌塑料制成的玩具,可有效抑制多种细菌的滋生,优质的抗菌塑料甚至可达到20年的有较抗菌期,能更加安全地保护儿童的健康。但是,目前占国内塑料玩具生产企业九成以上的小厂家鲜有采用抗菌塑料进行生产,而一些大的玩具厂家虽然生产抗菌塑料玩具,但他们瞄准的是国际市场。
厂家对于塑料玩具安全卫生性能的不重视和产品鱼龙混杂造成消费者对于产品抗菌功能的质疑,阻碍了抗菌塑料玩具的进一步推广。要形成一个健康的、值得消费者信赖的玩具市场,还有赖于各生产厂家的共同关注和努力。
在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基础上,现今人们也在追求更加安全的、有利于儿童健康的产品,从这一点而言,新出现的抗菌材质的塑料玩具前景看好。据调查:玩具被儿童玩耍24小时后,塑料玩具表面平均每平方米有35个菌落,每个菌落细菌数可达上万,其中包括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传染病的病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