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防火材料-网上贸易平台 | | WAP浏览
服务热线:4006555305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阻燃橡塑及制品 » 市场 » 正文

中国碳纤维从大连走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8-20   来源:大连晚报   浏览次数:1067  分享到: 分享到腾讯微博
碳纤维已经成为国家整体科技水平与工业水平竞争力的基础,而我国第一条碳纤维生产线、被喻为“中国碳纤维之父”的萧忠渊先生来自大连,这已经足够激动人心了。

碳纤维,已经成为国家整体科技水平与工业水平竞争力的基础,而我国第一条碳纤维生产线、被喻为“中国碳纤维之父”的萧忠渊先生来自大连,这已经足够激动人心了。

坐在对面的肖颖,这位大连兴科碳纤维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给我们来了一堂科普教育。她有些不好意思,好像因为没有为我们提供惊心动魄的故事或是激动人心的业绩而有些内疚,“有时候出去谈投资项目,也得先科普,”肖颖半开玩笑地说,“不然谈来谈去,人家还以为我们是种土豆的。”

其实碳纤维这东西应该并不陌生,喜欢运动的人都知道买网球拍、买羽毛球拍都要碳纤维的,北京奥运会也曾普及了一下碳纤维知识,射箭比赛,箭杆是碳纤维的,撑杆跳的杆子也是。但它并不只与体育有关,“在目前碳纤维的应用中,体育领域约为30%,工业为60%,剩下的10%交给了高端的航空领域。”肖颖说,“神五、神六的保护外壳就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作的,其结果是含碳量在95%以上可以保证火箭在穿越大气层时不被烧毁。”

碳纤维,在国际上被誉为“黑色黄金”,它继石器和钢铁后,被国际上称之为“第三代材料”,因为用碳纤维制成的复合材料具有极高的强度,且超轻、耐高温高压,制造航天器就需要大量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随着工业领域更多材料的应用,碳纤维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比重会越来越高,而我国起步较晚,在技术上遭遇封锁。

中国碳纤维,从大连走出

很多外国专家都纳闷,中国的碳纤维技术是怎么发展起来的。解读这个问题,不能不提萧忠渊,这位被喻为“中国碳纤维之父”的人物,打破了美、日、法、德等国家对中国长达50年的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他也是大连兴科碳纤维有限公司的创始人。

萧忠渊是地地道道的大连人。早在1993年,他就主持设计了向英国和美国出口的火车轴生产线,而在此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火车轴却有相当一部分是要依赖进口的。而在1990年,萧忠渊在大连开始建设国内第一条年产10吨的碳纤维试验生产线。10年之后,萧忠渊又亲自设计安装了具有自主科研能力的国内第一条碳纤维生产线,并通过了国家“863”专家组鉴定。紧接着,中国“碳纤维之父”、“碳纤维掌门人”等荣誉落在萧忠渊的头上。

科研总是熬人心血的,“每天凌晨二三点钟起床,开始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做研究,到了早上上班时间,再把成果交给工作人员处理,”肖颖对记者说,“这就是他的工作方式。”对研究工作的热情,让萧忠渊对世俗的荣耀与金钱视而不见。“如果他想,就能赚钱,把这个公司一卖,至少10亿现金就到手了,”肖颖对记者说,“但是他不卖,他为的,就是要让我们国家掌握最尖端的碳纤维技术,跟上未来工业发展的步伐。”他不是没缺过钱,为了请专家对他的研究成果进行论证,一次萧忠渊在自掏腰包把专家送上飞机后,自己口袋里竟只剩下了7分钱,当时公共汽车的车票是一角钱,这个被3分钱“憋倒”的“英雄汉”,只好步行七八公里从机场走回了家。

现在,由萧忠渊一手创立的大连兴科碳纤维有限公司已经成为中国唯一拥有碳纤维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中国唯一掌握完整碳纤维产业链的企业、国际唯一碳纤维成套设备专业厂商,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400多项,50多项从碳纤维原料到产品的关键性保密技术,先后承担国家863、973等重大研究课题,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

一条碳纤维丝比头发丝还细

“每年全球对碳纤维的使用在6万吨左右,而国内理论上的生产能力只有800吨,大量需要进口。”大连兴科碳纤维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肖颖告诉记者,“现在的问题是市场需求大而生产能力弱,我们要做的,就是按照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发展碳纤维产业,扩大生产能力。”

在大连兴科那条全国第一条碳纤维生产线上,一条条细不可见的纤维丝被集束在一起,再经过氧化、碳化的过程,最终成为比钢还抗拉的碳纤维。“碳纤维是由一些含碳的有机母体纤维(例如粘胶丝、聚丙烯腈或沥青等),采用高温分解法在1000~3000摄氏度高温的惰性气体下制成的,其结果是除碳以外的所有元素都予以去除。碳纤维呈黑色,坚硬。”在生产线旁,肖颖对记者说,“一根细丝的直径,还不到头发丝的十分之一,比重是钢的1/4,但抗拉强度却是钢的7至9倍。”

为什么被称为黄金?随着碳纤维在高科技领域里地位的不断上升,它的价格也翻了几倍。正是这种掠夺性的利润,使碳纤维技术发达的国家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我们正与一家研究机构合作,进行新能源设备方面的研究,他们需要碳纤维材料,如果进口,每平方米材料需要3000元,而用我们的产品,每平米不会高于300元。”肖颖对记者说,他们想进口一台设备都很难,“与日本公司谈,人家也不是说不卖给你,但是重要的参数从来不提供,让我们自己提供,没有技术,光有设备有什么用啊。”

而在未来,我国对碳纤维材料的需求会越来越大。作为新型材料,碳纤维在航天、工业等领域应用广泛,高铁车体、刹车盘、风力发电、高压输电、新能源汽车等等,就需要碳纤维。一架大飞机的建造,需要30多吨碳纤维复合材料。据美国Lucintel公司研究,未来5年全球碳纤维市场需求量将以每年13%的速度继续增长,预计到2015年全球碳纤维市场将达到23亿美元。

如此大的需求,如此重要的原料,中国工业必须跟着碳纤维技术发展的脚步。“第一步是扩大产量,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2007年年底,我们完成了千吨级生产线的设计工作,这条生产线建在河北,今年年底可以安装生产。普湾新区建设占地1.6平方公里的碳纤维产业园也正在建设当中,生产规模是年产5万吨,产业园的投产,将帮助大连工业进行装备升级改造。”肖颖总经理说。

一个问题是,每当国产技术突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投入生产,国外就会将同类产品解禁,向中国出口,以冲击本土产业。“这个困难是可以预见的,”肖颖总经理说,“在很多行业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所以我们才会如此重视技术研发,走自主知识产权之路,同时巩固碳纤维产业链,通过自我不断完善和强大,来抵御来自外部的封锁和冲击。”她对未来的市场充满信心,“实现千亿产值,不是大话。”

 

 

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防火资源网>赞同其观点,<防火资源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 周排行
  • 月排行
  • 总排行
最新资讯
 
 
 
 
网站首页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旧版本 | 闽ICP备09009213号
©2019-2021 FIRET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闽ICP备09009213号-1在线客服 点击QQ交谈/留言 点击QQ交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