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下利好因素下,今年上半年建材行业交上了一份靓丽的答卷,利润同比上升六成。“十二五”开局之年政策频出——淘汰落后产能等政策对于产能相对过剩的水泥、玻璃、耐火材料等行业带来持续利好,而保障房的加快建设将成为未来三年内建材市场巨大的推动力。
与此同时,下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依旧十分严厉,导致需求疲软,而供给端2009年、2010年建设的新线不断投产,产能集中释放压力加大,目前水泥投资急剧缩减,今年增速出现负增长,1~6月为-15%。
高利润和低投资的并行,是否预示着建材行业将向平稳发展期转型。近日,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公布了《建筑材料工业“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十二五”建材行业的需求目标:到2015年水泥将达22亿吨,平板玻璃7.5亿重量箱,建筑陶瓷90亿平方米……业内专家计算,依照历年及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未来建材行业的增速将远远低于现在。
截至7月中旬,沪深两市共有56家建筑材料类上市公司发布了2011年上半年报业绩预告,47家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科达股份、ST汇通、北方国际、江西水泥上半年净利润分别同比大涨1715.50%、1442.21%、1245.01%和1137.18%。尖峰集团、福建水泥、海螺水泥等个股的上半年净利润涨幅超过200%。
建材行业上半年量升价涨趋势明显,随着二季度旺季来到,水泥价格持续上涨,6月全国水泥均价最高达到405元/吨,超过2010年四季度最高399.7元/吨,同时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高位,在投资拉动下水泥需求持续增长,5月水泥需求增速依然维持在19.2%。
利好因素分析:淘汰落后超预期 国内外市场拓展顺利,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各地公告的基础上对全国2011年18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淘汰落后生产线(设备)及产能进行了公告。
公告显示,2011年18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共涉及2255家企业。其中淘汰落后产能水泥15327万吨、涉及782家企业,占比2010年产量约8.24%,比2010年淘汰量增加了约4600万吨。平板玻璃2940.7万重量箱、涉及45家企业。
业内专家认为,此次提出淘汰产能的量超过预期。保障房建设加速拉动需求 近期不断传出保障房建设的相关消息,下半年保障房有望开工加速,从而拉动建材相关产品需求。
住建部保障司计划在今年9月底推出全国保障房建设采购平台。该平台类似于一个专门为全国保障房项目提供建材和产品构建的巨型超市,住建部将会与纳入保障房采购平台的建材企业签订协议书,要求产品价格必须低于一般市场价格一定幅度。这将帮助各地政府大大降低保障房建设成本和资金需求。
按照计划2010年全国完成580万套保障房建设,2011年要继续建设680万套保障房,2012年要建设620万套保障房。1300万套保障房建设将为建材市场带来巨大的推动力。如果按照建设部标定司等估算,城镇7层以下住宅加权平均每平方米消耗202公斤水泥,每套保障房建设面积为70平方米左右,1300万套保障房建设将消耗水泥18382万吨。
大企业拓宽国际市场 国内建材市场产能压力加大,建材巨头已经越来越多地拓展国外市场。近日,中国玻纤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巨石集团有限公司拟在埃及设立巨石埃及玻璃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并建设年产8万吨无碱玻纤池窑拉丝生产线项目,项目总投资2.233亿美元。
业内专家分析,这为中国水泥企业大规模“走出去”拉开序幕。目前,不仅国内的水泥企业面临重组并购浪潮,全球的水泥市场也正经历收购潮涌。随着全球水泥企业的整合,各个水泥巨鳄纷纷进入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抢占新兴市场。根据我国水泥工业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水泥产业集中度达到较高水平,水泥工业基本实现现代化,并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因此专家预期,短期内就会有一部分水泥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到全球水泥市场的竞争中。
不仅是水泥行业,目前我国的建材行业在国际贸易与合作中存在着在国外投资办实体少、开发矿业和制造业少、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出口贸易少等问题。在国际建材相关组织中有一定的席位和影响力、在国际标准制定等国际性活动中有一定的发言权和话语权。这将成为建材企业拓宽市场渠道的主要途径之一。
今年1~5月,建材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94亿元,同比增长27%,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5个百分点。1~5月,全国水泥制造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4亿元,同比下降22.5%。
建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完成额已经达到7000亿元,大规模上的增速回落也属正常。中西部地区在实施开发战略后,建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经过几年的快速增长后都达到了较大规模,都趋向大规模上的平稳增长。
去年以来,东部地区建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重新超过中西部地区,近年来东部地区建材工业发展已经从传统高耗能行业转向低能耗高附加值产业。
问题之一:玻璃产能过剩企业生存状态堪忧
今年以来,平板玻璃企业的重油、煤炭、天然气等燃料价格及人工成本大幅度上涨,能源和纯碱的购进价格都处于历史最高价位。以目前平板玻璃能源和纯碱实际消耗水平及劳动生产率计算,每重量箱平板玻璃原燃材料、动力及人工成本因此上升8~13元,基本上吞噬了平板玻璃的利润空间。能源和人工成本上升只是外部环境变化,今年平板玻璃行业经济效益的大幅度下滑,主要原因还是平板玻璃生产能力,特别是普通浮法玻璃能力过剩。
去年是平板玻璃经济效益较好的一年,规模以上平板玻璃制造业全年实现利润总额超过70亿元。在平板玻璃价格和利润回升的刺激下,平板玻璃生产能力和产量增长速度迅速反弹。去年全年增加浮法玻璃生产线34条,增加浮法玻璃生产能力1.3亿重量箱,增加生产线数量和能力都是历年之最。
问题之二:产量增长过快 部分地区水泥产能过剩
目前,全国水泥产量增长速度仍然在10%以上,相对于能源供应紧张局面仍然偏高,其中主要原因是中西部地区水泥产量的较快增长。
问题之三:建筑卫生陶瓷和建筑用石出口结构亟待调整
2010年建筑卫生陶瓷、建筑用石分别出口46亿美元和41亿美元,占建材出口总额45%。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人民币升值和遭遇部分国家反倾销,建筑卫生陶瓷和建筑用石出口增速下降。2月份,建材商品出口同比下降,建筑卫生陶瓷和建筑用石出口减少是主要原因。今年1~4月,建筑卫生陶瓷出口471万吨,同比增长16%,出口金额14.3亿美元,同比增长20.3%;建筑用石出口387.5万吨,同比增长4.3%,出口金额13.2亿美元,同比增长12.3%。
建筑技术玻璃、玻璃纤维、水泥生产企业能够控制出口产品价格。建筑卫生陶瓷和建筑用石出口中最大的商贸企业也只占出口份额的2%,多而散的建筑卫生陶瓷和建筑用石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没有价格话语权,只有靠低价竞争和提高出口数量获利。调整出口商品品种和质量结构,从追求出口数量向追求出口质量和效益转变,是应对人民币升值和反倾销的正确措施。建筑卫生陶瓷和建筑用石出口企业多而散的局面必须尽快改变。
不利因素分析:产能压力依旧节能减排任重而道远。
虽然进入5月份后,从市场基本面传出经济有下调趋势的声音,货币政策紧缩、限电等因素都会对水泥需求产生影响。但按照以往行业运行规律看,我们预计全年产量增速依旧将超过10%的高增长,全年水泥产量将突破20亿吨。
而玻璃行业,去年全年增加浮法玻璃生产线34条,增加浮法玻璃生产能力1.3亿重量箱,增加生产线数量和能力都是历年之最。今年上半年,玻璃企业生存状态更加堪忧,很多企业选择延缓点火,产能压力巨大。
节能减排任重道远 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砖瓦等传统能耗高的产业目前仍然是构成建材工业增长的主要来源。建材工业总体上发展还极不平衡,仍然是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产品附加值低的状况,淘汰落后、节能减排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建材工业靠窑炉工艺制造、附加值相对低和产能比例高状况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在国家颁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已把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两型社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在节能减排方面,建材行业既承担着共同推进社会进步的紧迫责任,又存在着自身生产力的发挥受节能减排的约束限制,也存在因排放超量而导致纳税增加和环保处罚的风险。
未来趋势;恢复期结束 建材工业将平稳增长
增加值增速将回落 去年第一季度,规模以上建材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达到34.6%,一季度以后建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速度逐月回落,下半年稳定在26%左右。年末部分地区限电结束后,在高价格的刺激下建材工业增长速度有所反弹,全年建材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达到29.1%。
高载能产品将受扼制 受煤电油气供应偏紧的制约,高载能建材产品增长将受到扼制。预计上半年全国水泥产量9.4亿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1%;全年产量20.4亿吨,比上年增长8.8%。平板玻璃上半年产量预计3.6亿重量箱,比去年同期增长8.7%;全年产量7.25亿重量箱,比上年增长9.8%。受出口下降的制约,陶瓷砖产量增速将从去年上半年的20%以上下降到10%以内;卫生陶瓷产量增速从去年上半年的10%以上下降到个位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