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防火材料-网上贸易平台 | | WAP浏览
服务热线:4006555305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新闻 » 正文

中国造船业2011年上半年痛失桂冠 需加大自主创新力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7-25   来源:国际船舶网   浏览次数:1418  分享到: 分享到腾讯微博
7月18日,韩国《朝鲜日报》一则报道称,韩国造船工业协会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超越韩国成为世界第一大造船国三年之后,2011年上半年韩国造船工业超越中国重新夺回世界第一大造船国地位。


        韩国造船工业协会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份,韩国各大造船厂接受的定单总吨位高达892万吨,而同期内中国各大造船厂接受的定单总吨位仅为517万吨。这是韩国造船业自2008年以来接受的定单数量首次超过中国,韩国目前已经拥有全球造船市场韩国造船业不仅在定单总吨位方面超过了中国,而且在定单价值方面也同样领先于中国。今年上半年韩国各大造船企业接受的定单总价值高达314亿美元,远远超过中国的88亿美元。

中国造船业在连续三届蝉联“世界第一大造船国”后,今年上半年痛失桂冠,接下来的路该怎样走?

新船市场量价齐跌未来竞争更趋激烈

中国新船市场出现量价齐跌的局面,船价持续低位徘徊,成交量继续萎缩。

在“2011中国海事装备技术论坛”上,来自国家工信部、交通部、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船级社的专家、学者们共聚一堂,分析形势、研究对策、共商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大计。对于中国未来船舶市场的走向,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船舶工业面临的市场和竞争形势将更为严峻,航运运力和船舶建造能力“双过剩”将成为新造船市场复苏的最大障碍。预计“十二五”年均新造船需求在8000万载重吨左右,不到“十一五”期间年均成交量的一半,供大于求的局面将持续较长时间。

工信部装备工业司船舶处处长由淑敏指出,面对目前的造船市场,我们在正视困难和挑战的同时,也要看到蕴藏的机遇和有利因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正在不断提高,船舶工业综合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正在提升,产业发展基础更加雄厚,海洋经济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目前,我国船舶工业仍处于成长期,劳动力、技术、资本市场等综合比较优势依然突出,我们应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创造产业发展新优势,积极应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升高端船舶建造能力

今年以来,国际造船市场仍处于较长周期的调整阶段,同时船舶市场需求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我国具有传统优势的油船和散货船需求大幅萎缩,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引领了市场。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黄平涛认为,韩国造船业在超大型集装箱船、钻井船和LNG船领域占据着突出的优势。由于在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方面竞争力不足,使得我国在今年的接单特别是接单价格上明显落后于韩国。因此,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升高端船舶建造能力刻不容缓。作为全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科技团体,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未来将重点开展学术交流,促进科技进步,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和国内优秀品牌产品的宣传与推广,促进我国自主科技开发能力的提高和自主品牌的培养。

由淑敏指出,我国船舶工业的科技综合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虽然在“十一五”期间有了较大幅度提高,但是与韩、日等造船强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核心技术还依赖国外,高端产品的设计建造能力还存在空白,三大主流船型尚缺乏品牌竞争力,市场快速反应能力还不够。未来船舶领域科技创新步伐将进一步加快,特别是在安全、节能、环保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研发方面。从目前情况看由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引领的世界经济和技术发展潮流,国际新航线、新航道的变化所孕育的创新需求,安全、节能、环保及信息技术在船舶领域研究和应用步伐的加快,将对船舶的设计、建造和营运产生深远的影响。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加快提升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建造能力,对于我国船舶工业由大变强至关重要。

以调结构促转变实现跨越式发展

当前,造船市场的持续低位运行以及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于全行业效益的不利影响已经开始显现。黄平涛指出,近几年,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过度依靠产能扩张,由此带来了结构性能力过剩、产业集中度低、手持订单中常规船型占比过高,大型LNG船、超大型集装箱船、海洋工程装备等高新技术产品还未形成规模等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因此,转变船舶工业的发展方式迫在眉睫,造船企业必须大力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和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对新产品研发的支持力度,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着力加强对高新技术船舶开发、海洋工程核心技术研发和重点船舶配套产品研制的力度,为迎接危机过后更为激烈、更高层次的竞争做好准备。

由淑敏认为,“十二五”时期是我国船舶工业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要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积极应对国内外航运和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变化,顺应世界绿色造船发展的新趋势,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技术和品牌优势,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和效率,做强做优船舶制造业,大力提升船舶配套业,加快壮大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打造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技术先进、军民融合、环境友好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十二五”跨越式发展。
积极应对海事新规全力抢占市场制高点

随着绿色、低碳经济引领世界经济和技术发展潮流,各国在船舶领域的科技创新步伐将进一步加快,特别是对安全节能环保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要求更为迫切。与此同时,国际海事组织一系列新标准、新规范的出台,也将对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中国船级社王刚博士分析认为,国际海事新公约新标准和新规范陆续出台,对船舶设计、建造和营运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比如IMO正在制定的新船能效设计指数(EEDI)可能将在2013 年生效,届时必将对船舶设计标准和水平以及船机配合都提出更高的要求,现有的船舶设计水平将面临严峻考验。

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院贾大山博士指出,目标型新船建造标准(GBS)、二氧化碳排放标准、《船舶专用海水压载舱保护涂层性能标准》(PSPC)等一系列新规则、新规范的出台,必将对我国造船企业在生产成本及生产周期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世界主要造船国在当前造船格局下的科技较量更加凸显,先进造船国家对于后危机时代的科技制高点的争夺也日趋激烈,并将绿色技术和信息技术作为战略重点,通过提高技术壁垒来维护和巩固其竞争优势。因此,能否及时主动的应对国际新规则、新规范的变化将成为我国船舶工业抢占未来市场的关键。我国造船企业要在政府部门和船级社的协调推动下,不断加强对新标准、新规范的理解,并积极更新生产设施设备,同时在优化流程和标准以及新船型开发等方面加快步伐。

 

 

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防火资源网>赞同其观点,<防火资源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 周排行
  • 月排行
  • 总排行
最新资讯
 
 
 
 
网站首页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旧版本 | 闽ICP备09009213号
©2019-2021 FIRET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闽ICP备09009213号-1在线客服 点击QQ交谈/留言 点击QQ交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