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能耗的特点
建筑能耗在全社会各行业总能耗中占到了三分之一,据调查所占比例还在提高。造成建筑能耗大的原因主要是建筑围护结构(外墙外门窗、屋面、地面)的热工性能差,采暖空调系统(冷热源、管网、室内采暖制冷设备)的运行效率低。而在建筑能耗中,外墙和毗邻不采暖(制冷)空间内隔墙耗能约占其中三分之一,做好墙体保温隔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二、 成熟的外墙外保温技术
建筑部推广的外墙保温技术主要有:
膨胀聚苯板(EPS)薄拌灰外墙外保温系统;
胶粉聚苯颗粒(EPS)保温浆料外墙外保温系统;
膨胀聚苯板(EPS)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
膨胀聚苯板(EPS)钢丝网架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
机械固定聚工本板(EPS)钢丝网架外墙外保温系统。
应用这些技术的工程已达上千万m2,有些已达上亿m2,代表了我国当今外墙保温隔热技术的主流,但是存在使用寿命、面层开裂、系统防火问题的争议。近年来,准入门槛过低、使得上述外墙外保系统材料的生产厂家急剧增加,有的城市,一个市就有几十家,材料的售价已接近过去的成本价,甚至低于成本价,人们对这些技术体系工程的质量问题,使用寿命及安全问题,疑虑骤增,实际工程中,也确有大量隐患存在。
三、 外墙外保温工程的技术要求
1)在正确使用和正常维护的条件下,外保温工程的使用年限应不短于25年。正常维护包括局部修补和饰面层维修两部分。对局部破坏应及时修补,对饰面层的正常维修周期,涂料饰面应不小于8年,面砖饰面应不小于15年。
2)
3)风荷载作用包括压力、吸力和振动,外保温系统在承受风荷载作用时,不应产生破坏。当需要计算风荷载时,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50009-2001的有关规定执行。
经过:
高温淋水循环80次,每次6h。
①一次循环为:试件表面1h时升温至(70±5)℃,恒温2h;淋水1h,水温(15±5)℃,静置2h;
③加热—冷冻循环5次,每次24h。
一次循环为:1h时升温至(50±5)℃,恒温7小时;2小时降温至-20℃,恒温14小时。
④以上共计需要高温—淋水循环80次,每次6h,状态调节至少48h,加热即需要冷冻循环5次,每次24h,累积至少648h(27d),水泥基材料养护期28d,加上试件制做和报告数据处理,试验周期约为20d。
4)在承受室外气候的长期反复作用时不产生破坏。JG144标准规定了外墙外保温系统的耐候性试验的试件条件和试验方法,人工模拟自然环境的温差变化、日晒雨淋、冻融循环等。试件的面积不应小于6m2,宽度不应小于2.5m,高度不应小于2.0m。
5)外保温系统与基层应有可靠连接,罕遇地震发生时不应从基层上脱落。在长期承受自重时不应产生有害变形。
6)外保温系统应具有防水透气性能。水会对外保温系统产生多种破坏。如保温性能降低、冻融破坏、材料起泡、水与空气中酸性气体反应变为酸而对系统产生损坏等。因此,外保温系统应防止雨、雪浸入,防止内表面和基层空隙间结露。
7)当主体结构(基层)由于各中应力产生正常位移变形时,外保温系统不得产生裂缝、空鼓或从基层墙体上脱落。复合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应符合《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和国家及山西省现行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
8)外保温工程各组成部分应具有物理—化学稳定性。所组成的材料应彼此相容并具有防腐性。在可能受到生物侵害(鼠害、虫害等)时,外保温工程还应具有防生物侵害性。新技术、新材料技术评估时,应尤其注意相互接触的材料之间的反应速度的快速评估方法的科学性。
9)外保温系统应采取可靠的防火构造措施。如果防火构造与措施不当,发生火灾时,会成为火灾蔓延的途径。外保温系统的防火安全性要求应做为该技术应用的主要条件,不同的外保温系统和保温材料应有防火测试方法和分级标准,并规定在建筑上的使用范围。
10)外保温系统应有利于气态水排出,系统中的水分主要是基层墙体中的水分、外保温系统施工时材料中的水分、系统渗漏浸入及冷凝水等。如果外保温系统透气性不好,水汽扩散受阻,可造成多种不利影响,如破坏保温板的粘结强度等。
四、 外墙外保温的技术特点
墙体保温技术根据保温层所处的位置可以分为外保温、内保温、自保温、夹芯墙保温和复合保温。受建筑结构的影响,自保温、夹芯墙保温和复合保温的使用受到了限制。外保温与内保温相比,技术合理,有明显的优越性,使用同样规格,同样尺寸和性能的保温材料,外保温比内保温的效果好。外保温技术不仅适用于新建的建筑工程,也适用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适用范围广,技术含量高,外保温包在主体结构的外侧,能够保护主体结构,延长建筑物的寿命,有效减少了建筑结构的热桥,增加建筑的有效空间,同时消除了冷凝,提高了居住的舒适度。因此,外墙外保温技术是目前大力推广的一种建筑节能保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