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防火材料-网上贸易平台 | | WAP浏览
服务热线:4006555305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阻燃剂及应用 » 资讯 » 正文

关于特种功能整理的阻燃整理的介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7-11   来源:中国纺机网   浏览次数:1559  分享到: 分享到腾讯微博
阻燃纤维制成的纺织品或纺织品经过阻燃处理后,不同程度降低可燃性,能显著延缓燃烧速率,并离开火源后能自熄。

纺织品引起的火灾约占火灾总数的一半以上,特别是建筑火灾,床上用品和室内装饰纺织品为起火的主要原因。阻燃纺织品指由阻燃纤维制成的纺织品或纺织品经过阻燃处理后,不同程度降低可燃性,能显著延缓燃烧速率,并离开火源后能自熄。

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就对纺织品提出了阻燃要求

两种途径:织物阻燃和纤维阻燃
 



(图1)

根据耐洗程度分为:

(1)耐久性阻燃纺织品

50~200次洗涤,服用织物、床上用品、儿童和老人用织物等

(2)半耐久性阻燃纺织品

1~15次温和洗涤,窗帘、幕布

(3)暂时性阻燃纺织品

水洗即失去,沙发布、电热毯面料

1 纺织纤维热裂解

纤维燃烧是由于遇到火源而发生裂解并产生可燃性气体、固体含碳残渣等,与空气中的氧接触而发生的。

燃烧就是纤维、热、氧气三个要素构成的循环过程

2 纺织纤维阻燃机理

阻燃是指降低材料在火焰中的可燃性,减缓火焰蔓延速度,当火焰移去后能很快自熄,减少燃烧。

要达到阻燃,必须切断可燃物、热和氧气三要素构成的燃烧循环
 



(图2)

阻燃理论可分为:

(1)提高热裂解速度

在纤维大分子中引入芳环或芳杂环,或通过大分子链交联环化,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等方法,提高炭化程度、抑制热裂解,减少可燃气体产生

(2)覆盖层作用

阻燃剂受热后,在纤维材料表面熔融成玻璃状覆盖层,隔绝氧气,阻止可燃性气体的扩散,阻挡热传导和热辐射,减少反馈给纤维材料的热量,抑制热裂解和燃烧反应。

如硼砂——硼酸混合阻燃剂,高温下形成不透气的玻璃层

(3)吸热作用

某些热容高的阻燃剂在高温下发生相变、脱水或脱卤化氢等吸热分解反应,降低温度,减缓热裂解反应速度,抑制可燃性气体的生成

如三合氧化铝分解时释放出3个分子水,转变气相需要消耗大量的脱水热

(4)气体稀释作用

阻燃剂吸热分解后释放出不燃性气体,如氧气、二氧化碳、氨、二氧化硫等,稀释可燃气体,或使燃烧过程供氧不足;此外,不燃性气体还有散热降温作用

(5)熔滴作用

在阻燃剂作用下,纤维材料在裂解之前软化、收缩、熔融,成为熔融液滴滴落,热量被带走使火焰自熄。

涤纶阻燃

(6)气相阻燃

阻燃剂热裂解产物,在火焰区大量地捕高能量的羟基自由基和氢自由基,抑制或中断燃烧的连锁反应,在气相发挥阻燃作用

(7)凝聚相阻燃

改变纤维大分子链的热裂解历程,促进发生脱水、缩合、环化、交联等反应,增加炭化残渣,减少可燃性气体的产生

气相阻燃作用对纤维的化学结构不敏感

3 合成纤维阻燃机理

阻燃剂大多是卤素和磷系阻燃剂

卤素类阻燃剂受热分解生成卤化氢等含卤素气体,一方面捕获自由基,另一方面含卤素气体密度比较大,生成的气体覆盖在燃烧物表面,起隔绝作用

磷系阻燃剂对含碳、氧元素的合成纤维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主要通过促进聚合物碳化,减少可燃气体生成量,起凝聚相阻燃作用

4 纤维素纤维阻燃机理

所用阻燃剂大多是含磷化合物,遇热会生成磷酸,受强热会生成聚磷酸,均为脱水催化剂,使纤维素脱水留下焦炭

形成的焦炭层起着隔绝内部聚合物与氧的接触,使燃烧窒息

焦炭导热性差,使聚合物与外界热源隔绝,减缓热分解反应

脱出来的水分能吸收大量潜热,使温度降低

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防火资源网>赞同其观点,<防火资源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 周排行
  • 月排行
  • 总排行
最新资讯
 
 
 
 
网站首页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旧版本 | 闽ICP备09009213号
©2019-2021 FIRET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闽ICP备09009213号-1在线客服 点击QQ交谈/留言 点击QQ交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