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当今我国棉织物耐久阻燃整理主要有二种方法:
1.Pyrovatex CP整理工艺,该法采用的阻燃剂是O,O二甲基-N-羟甲基丙稀酰胺基磷酸酯以及其它助剂如:六羟甲基三聚氰胺醚化树脂、磷酸、柔软剂及甲醛捕捉剂。工艺流程为:浸轧阻燃整理液(室温)→ 烘干(100~105℃)→ 焙烘(160~170℃) → 皂洗 →水洗 → 烘干 → 预缩 → 成品。
2.普鲁苯(Proban)氨熏工艺,该法是由英国Wilson公司首先用于工业化生产。阻燃剂采用(THPC)四羟甲基氯化磷尿素缩合体以及其它助剂如:氨气、双氧水、柔软剂及甲醛捕捉剂。工艺流程为:浸轧阻燃整理液(室温)→ 预烘(100~120℃)→ 氨熏 → 氧化水洗 →烘干(130~140℃)→ 预缩 → 成品。
二种阻燃工艺的利弊见表:
测试名称 Proban CP
耐洗性 50次以上 50次以上
手感 差 好
布面甲醛含量 ≥300PPm ≤75PPm
强力损失 小 大
加工过程释放有害气体 氯甲醚、甲醛 甲醛
加工后的颜色鲜艳度 差 好
二、Proban在阻燃加工整理过程中产生的危害
a).Proban 阻燃剂的合成
Proban阻燃剂是由甲醛和盐酸混合液在一定的温度下通入磷化氢气体生成四羟甲基氯化磷,四羟甲基氯化磷再与尿素缩合生成四羟甲基氯化磷尿缩体,具体反应如下:
PH3 + CH2O +HCl → 2(CH2OH)4P+CL-
2(CH2OH)4P+CL- +NH2CONH2→(CH2OH)3P+CH2NHCONHCH2P+(CH2OH)3+ 2H2O
b).Proban 加工阻燃整过程中二氯甲醚的形成
由于Proban阻燃剂在生产过程中主要原料采用甲醛及盐酸势必会产生一定量二氯甲醚,具体反应如下:
c).二氯甲醚的危害
据《国外纺织技术》杂志1978年04期报导的:“在1968年发现了二氯二甲醚具有致癌性。二氯二甲醚能使暴露在0.1PPm浓度的耗子身上形成肿瘤,因而二氯二甲醚便成为一种人们所熟悉的最强烈的潜在的致癌化合物,工业上二氯二甲醚的不幸历史以及对1964年至1971年间,在同一家工厂里发生13起有关二氯二甲醚的事故的研究都说明它对人的危险性。”在国内也有接触二氯二甲醚致肺癌的报导,其中有《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6年8月第4期中由郭宝科写的"职业接触二氯二甲醚致肺癌的二例报告"。
目前我国已对氯甲醚致肺癌已列入职业性肿瘤诊断标准,即GB294-2002标准。
国际致癌研究所(IARC)把二氯二甲醚列为人类致癌物(证据充分),靶器官为肺.生产和使用者患肺癌的相对危险度为5 - 30,潜伏期为10 - 24年,高度接触者约1/3发病。
2 CH2O + 2H+ + 2Cl- →ClCH2OCH2Cl + H2O
同样Proban阻燃布的加工过程中游离甲醛及过量的盐酸的存在也会生成二氯甲醚,由于二氯甲醚具有相当大的挥发性,(沸点为105℃),织物经浸轧预烘过程中,它会随水蒸汽一起散发在加工周围的环境中造成相当严重危害。
三、Proban阻燃织物在使用中的危害
Proban阻燃织物虽然它的强力损失小,但它的游离甲醛释放量却居高不下,原因是它的结构不稳定所致。
从国内大量生产的Proban阻燃产品中可以看到当加工好的阻燃织物在水洗并进行甲醛捕捉后都可达到国内及国外相应的甲醛含量标准,甚至可以达到国外内衣及儿童服装标准即在20PPm以下,但是如果存放时间长一些,甲醛含量又会反弹甚至大大高于国内工装的标准,因此对人们以后使用时会带来严重的危害。
四、Proban阻燃加工整理的危险性
前面已谈到Proban阻燃剂是由甲醛和盐酸混合液在一定的温度下通入磷化氢气体生成四羟甲基氯化磷,但是Proban阻燃剂中游离的磷化氢在阻燃加工整理过程中也会释放出来,当它达到一定浓度后遇空气会爆燃。如果车间里有易燃易爆物品就会引起火灾事故。
五、结束语
1、Proban工艺在英国已经在上外世纪80年代已淘汰,国外淘汰的东西国内应引起重视。
2、Pyrovatex CP法阻燃整理工艺应该说是比较安全的,虽然加工过程中散发出的甲醛气体对环境及对人员健康不利,但可通过适当增加甲醛吸收系统可避免造成对环境的污染,也不会危害人员健康。另外CP阻燃剂虽然造成织物强力损失略大于Proban阻燃织物,但可增加一些强力损失补偿剂或适当调整配方和焙烘时间,这样也可改善织物的强力损失。Pyrovatex CP法阻燃整理的织物优于Proban阻燃织物最重要一点是通过水洗及甲醛捕捉处理后达到的甲醛含量完全可以达到国外的标准,并且甲醛含量不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