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防火材料-网上贸易平台 | | WAP浏览
服务热线:4006555305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阻燃橡塑及制品 » 技术 » 正文

研究复合材料LCM工艺实时监测(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5-13   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浏览次数:1376  分享到: 分享到腾讯微博
复合材料LCM工艺实时监测的研究。

3  结果与分析

3.1温度对监测结果的影响

温度是RTM工艺中重要的工艺参数。碳纤维间距为2cm时,对比不饱和聚酯和乙烯基树脂两种树脂在20℃、30℃、40℃下充模时对应的有效电压值变化。

有效电压值UR与树脂流动位置x在不同的温度下都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根据图5,6中的U-x关系,线性拟和得到。

相同温度下,不饱和聚酯的相对于乙烯基树脂更大,即不饱和聚酯具有更高灵敏度。随温度升高,两种树脂的比例系数逐渐增大,从20℃到30℃变化较快,从30℃到40℃变化较慢。

随温度变化主要是由于树脂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差别。树脂的粘度越小,树脂的电阻率P越小,比例系数越大。

因此,实时监测系统对于粘度小的树脂体系具有更好的灵敏度。温度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需在恒温条件下监测树脂流动。

3.2不同电极间距对监测结果的影响

树脂为不饱和聚酯,促进剂为环烷酸钴液,固化剂为过氧化甲乙酮,树脂/促进剂/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00/0.6/1.5,温度均为室温18℃。

改变平行碳纤维电极的间距1cm、2cm以及4cm,研究相应的变化。

1cm:u=1075.8+30.7x,相关系数R=0.999

2cm:u=1049+22.1x,相关系数R=0.997

4cm:u=1027.8+18.7x,相关系数R=0.998

1cm,2cm,4cm导线间距的情况下,树脂沿碳纤维导线前进1cm,有效电压值分别增大30.7mv、22.1mv,18.7mv以发现,减小碳纤维间距,比例系数增大,有效提高对树脂流动前锋监测的灵敏度。碳纤维间距对比例系数影响规律一致。

碳纤维束间距的安排还需考虑碳纤维束的编织问题。所使用的碳纤维束以及方格布玻璃纤维束宽度分别为2.2mm和2.5mm。两者宽度接近,因而能将碳纤维束很好地固定在玻璃纤维布上。方格布上的纤维束间的缝隙使得相邻两根碳纤维束编织入玻纤布不可能绝对平行,如果间距太小,缝隙引起的间距细微差别可能会使比例系数沿着碳纤维的长度方向不再是一个恒定值,对于流动位置的监测也不再准确。因而在碳纤维间距的确定上,应当选用与增强材料纤维束宽度相近的碳纤维束作为电极。然后根据纤维束的宽度,选择较小的碳纤维间距。

3.3树脂体系配比对于监测结果的影响

不饱和聚酯2cm的碳纤维间距20℃时,纯树脂的是加入促进剂和固化剂后的35.1%。有必要研究树脂体系配比对于监测结果的影响。

不饱和聚酯体系,促进剂为环烷酸钴液,固化剂为过氧化甲乙酮。在树脂/促进剂/固化剂的质量比分别为100/0.6/1.5、100/0.8/1.5、100/0.8/2.0三种情况下,研究相应的的变化。

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发现,当促进剂以及固化剂含量提高时,比例系数都会增大,而固化剂的含量对于比例系数影响更大。这是由于促进剂、固化剂均为小分子,这种极性小分子或小分子电离出的离子含量的增大会提高树脂的导电能力,树脂的电阻率减小,比例系数随之增大。

实验说明,改变促进剂固化剂或者质量比时,实时监测系统需要重新确定比例系数。

4  结论

(1)该线性传感系统能够连续监测树脂流动位置,在不同工艺条件下有效电压值与树脂流动位置均有很好的线性关系;

(2)该系统在监测树脂的流动时,在不影响监测结果准确性的前提下,适当减小碳纤维间距,可提高对树脂流动前锋监测的灵敏度。另外,实时监测系统对于粘度小的树脂体系,具有更好的灵敏度;

(3)当改变树脂体系配比或工艺温度时,比例系数有明显变化。监测时,需要在同一系统下确定。                   

 

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防火资源网>赞同其观点,<防火资源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 周排行
  • 月排行
  • 总排行
最新资讯
 
 
 
 
网站首页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旧版本 | 闽ICP备09009213号
©2019-2021 FIRET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闽ICP备09009213号-1在线客服 点击QQ交谈/留言 点击QQ交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