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的国家需要强大的工业支撑。素有“工业母机”之称的装备制造业在日前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中被委以重任。
“虽然中国已跻身于装备制造大国行列,但大而不强的矛盾始终困扰着装备制造业的科学发展。”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表示,装备制造业将受益“十二五”规划,迎来重要发展期。
迎来重要发展期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
《规划纲要》提出,推进重点产业结构调整,装备制造行业要提高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加强重大技术成套装备研发和产业化,推动装备产品智能化。推动装备制造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推进产品数控化、生产绿色化和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所需装备。推进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表面处理等基础工艺专业化生产。提升轴承、齿轮、磨具、液压、自控等基础零部件水平。
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领域,《规划纲要》提出,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装备。在航空装备方面,将大力发展系列支线飞机,重点突破发动机关键技术装备和空中管理系统;在轨道交通装备方面,提升关键零部件自主化水平,形成自主创新体系和现代化产业集群,重点研发高速列车、中转列车、城际和城市快捷轨道车辆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在智能制造装备方面,重点推进智能控制系统、关键基础零部件、精密和智能仪器仪表与试验设备、高档数控机床与智能专用装备,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精密化、绿色化。
“以重大专项为依托,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将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下一个5年的重点任务。建立数字化装备开发的技术平台、突破装备数字化共性关键技术、提升装备技术水平同样将成为下一步装备制造业调结构的重要举措。”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特别顾问、国家信息化咨询委员会委员朱森第表示。
“‘十二五’期间,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是‘调整转型、创新升级’,目标是‘推进装备制造业由大变强’。”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重大技术装备处处长杨栓昌表示。
据了解,经过多年发展,中国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门类齐全、规模较大、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实施以来,装备制造业发展明显加快,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水平显着提高,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部分产品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跃居世界前列。
2006-2010年,中国装备工业增加值增长超过25%。2010年前11个月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总体增长21%,实现业务收入13万亿元,同比增长34%;实现利润总额超过9千亿元,全行业销售利润率为7.18%;实现出口1.4万亿元,同比增长30%。
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
2010年7月,中国实验快堆首次临界成功,该实验快堆有200多个系统、设备达7000多台套,其中快堆的核心——堆容器装备的制造最为艰难。据了解,该装备高12米,直径8米,壁厚25毫米,内部构件多达5.5万件,总重700多吨的堆容器属于大型薄壁容器,制造难度极大。
中国一重集团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联合设计并承担了这一大型非标设备的制造和安装,并实现了一次制造成功、一次运输成功、一次安装成功,创造了快堆大型核设备制造的高质量,也创造了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新纪录。这一成功标志着中国在 制造能力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核电装备的飞速发展只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一个缩影。在工程机械、数控机床、汽车及零部件等诸多领域,中国装备制造业不断取得新成果,高端装备自给率不断提高。据了解,中国装备制造业体系非常完善,只要是装备,在中国均可以找到生产企业,这在国外是没有的。而且,中国装备制造业总体规模国际领先,行业连续保持出口贸易顺差,实现了历史性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