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调研 2023混凝土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混凝土行业市场到底怎么样?在城镇化进程放缓的大背景下,国内预拌混凝土需求总量面临下滑预期,加之受到“双碳”目标约束,要求行业从追求量的扩张转向追求质的提升,绿色高质量发展成为行业共识。
另外,“低碳混凝土”在国务院文件中首次出现,意味着国家对混凝土行业发展的重视及期望和要求,不仅要承担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对结构工程材料的刚需,还要承担国家资源、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使命,承担“双碳”目标实现的责任。例如控制和减少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利用可利用的隧道洞渣、建筑垃圾、固体废弃物生产砂石骨料和掺合料,节约能源、资源;提高混凝土耐久性,极大延长建筑物服役寿命;建筑物寿命从50年提高到200年,从长远来看这也是控制碳排放的重要措施。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2-2026年中国混凝土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分析:
2023混凝土行业发展市场现状分析
从现拌现用到预拌生产,绿色发展本就是对行业进行规范的初衷之一。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预拌混凝土行业经历了从粗放无序到规范化产业化的过程,目前绿色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了行业共识。
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要加强低碳混凝土产品的研发应用,将低碳混凝土列为推动建材行业降碳的重要途经之一。2022年11月,工信息部、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和住建部联合印发《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提升混凝土、水泥制品等材料生产过程中固废资源利用水平,同时提出要加大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力度。在国家提出“碳达峰以及碳中和”的政策背景下,建材行业需要承担起相应的减碳责任,而预拌混凝土用量庞大,低碳生产也就自然成为了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
从房地产角度来看,行业周期性下行叠加疫情反复影响,居民购房热情明显减弱。2022年1-6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为66072亿元,同比降幅较1-3月扩大6.2个百分点至28.9%,销售回款不足,加剧了房企资金紧张的局面。二季度,在本轮疫情得到基本控制以后,国内又接连出现持续性暴雨和高温天气,工地开工日数较往年同期偏少,施工进度明显放缓。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1-6月房屋施工面积共848812万平方米,同比减少2.8%,这一指标有记录以来首次跌入负增长区间。其中,房屋新开工面积为66423万平方米,同比降幅扩大至34.4%,新开工项目量已低于2020年同期水平。
2022年上半年,房地产上市企业债务指标整体较年初有所恶化。从三道红线的角度来看,红档和橙档房地产企业占比分别为21%和18%,较年初分别上升3%和5%。与此同时,绿档企业数量减少了7家,占比由年初的41%降至34%。房地产行业债务违约的情况仍较为普遍,资金压力制约了房企拿地和新开工的表现。
受多重因素冲击,2022年1-6月下游房地产停建缓建的项目增多,整体施工面积出现负增长,搅拌站出货量明显减少,商混市场需求进一步走弱。根据水泥大数据研究院预测,2022年1-6月全国规模以上混凝土企业商混产量在14.4亿方左右,同比下滑约10%。
混凝土对于人类生活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稳定至关重要。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混凝土是基础设施、房屋、洁净饮水和实现社会抗灾能力的关键原材料。同时,它还是助力清洁、绿色能源转型的重要因素。混凝土(Concrete),简称为"砼(tóng)":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业内预计,年内各地因城施策力度有望加大。近期北京、上海、广州微调相关政策,苏州、无锡降低首付比例,廊坊取消限购、限售等,未来预计将有更多城市跟进优化房地产政策,各地“保交楼”相关举措亦有望加速落地。与此同时,8月15日,央行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或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期带来一定提振。
业内人士表示,房地产行业规模较大、链条较长、牵涉面较广,对经济增长和社会民生影响较大。总的看,房地产市场当前整体上处于筑底阶段。随着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因城施策效果逐步显现,房地产市场有望逐步企稳,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对于经济的影响会逐步改善。
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
目前, 预拌混凝土的生产和运输环节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对较少,但也同样存在减排的空间。一方面,在生产环节可以通过优化设备能耗以及搅拌工艺来降低碳排放,而运输环节的线路优化以及新能源运输车普及也有着巨大的降碳潜力。按《预拌混凝土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中的标准计算,如果将行业整体能耗等级由二级提升至一级水平,生产环节和运输环节每年分别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约500万吨和800万吨。
另一方面,减少预拌混凝土使用量是更加直接的减碳途径。倡导减少混凝土用量并不是让行业停止发展,而是应当从追求量的扩张转向追求质的提升。
预拌混凝土行业通过应用高强混凝土,加强与设计单位的合作沟通,可以在保证建筑强度的前提下,减少设计和施工过程当中的混凝土用量。高性能混凝土的推广将通过延长混凝土结构建筑的使用寿命来减少资源用量和碳排放。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广泛应用将提升行业标准化水平,增加结构回收利用的可能性,减少下一个生命周期当中的碳排放。
混凝土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在国家提出“碳达峰以及碳中和”的政策背景下,建材行业需要承担起相应的减碳责任,而预拌混凝土用量庞大,低碳生产也就自然成为了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要加强低碳混凝土产品的研发应用,将低碳混凝土列为推动建材行业降碳的重要途经之一。2022年11月,工信息部、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和住建部联合印发《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提升混凝土、水泥制品等材料生产过程中固废资源利用水平,同时提出要加大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力度。
从来源看,预拌混凝土内含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上游水泥等原材料的带入,占比达到90%以上。因此,通过原料端进行减碳,尤其是减少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用量是实现预拌混凝土低碳化生产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