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参事、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刘燕华在最近举行的一次经济形势分析预测会上表示,在很多发达国家眼中,未来中国很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
据了解,2009年我国的GDP占世界7%,碳排放却占到10%以上。业界人士因此预测,中国今后的碳排放总量很可能从现在的近70亿吨上升到100亿~120亿吨,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刘燕华表示,随着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渐增和气候谈判共识的逐渐形成,未来很可能在国际范围内产生激烈的碳排放权之争。但在碳交易市场发展上,我国面临不少难题。
首先,发达国家掌握了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主动权。目前我国提供的碳减排量已占全球市场的30%以上,大部分买方是境外企业,中国处于碳交易产业链的最低端。
其次,西方发达国家对碳排放市场以及碳金融方面的政策研究及制定已经先行,甚至在逐步制定国际通行的规则。而中国在国际规则的制定参与中并不占优势。
刘燕华预计,未来国际上将形成类似WTO规则的碳市场规则。为争取主动,我国需要在鼓励碳金融市场方面加大政策准备力度。
谈及我国政府于2009年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的,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刘燕华表示,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要实现这一目标存在很大困难。原因是中央政策与地方的落实之间尚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且我国还面临着外贸结构的调整。以往我国的出口以原材料和高排放产品为主,未来的出口结构亟待调整,否则将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处于被动地位。
另据了解,2009年全球碳市场市值达到1440亿美元。业界预计到2020年全球碳市场市值将增长至3.5万亿美元,与石油交易市场并列成为全球最大交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