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转瞬即逝,在此期间创造出的“大”,早已不是中国经济环境下的语境。“中国制造”需要品质革命,“两会”中政府工作报告所强调出的内涵,将是“中国制造”由大变强新时代的呼唤。
实际上,中国客车在改革开放40年的激荡中,已有意识地在由大变强转变。4月20日,天津梅江会展中心开幕的天津客车展,就是中国客车“由大变强”硬实力的一次展示。
然而,零部件强则客车产业强,这已不是论坛上讨论的话题,而是客车界上下的共识。令人欣喜的是,此次展会,北京安洁利德科技有限公司的阻燃材料3.0迭代亮相,而阻燃材料3.0的推出无疑将推动客车安全节能品质的升级。
“今天是阻燃材料3.0迭代的重要节点,也是北京安洁利德科技有限公司发展转折的关键时刻。”公司总裁谢朝品表示:阻燃材料从1.0到3.0,不仅意味着中国自己有了符合德国、英国、美国等先进国家标准的阻燃材料,而且有了与世界客车阻燃材料竞争的能力。阻燃材料核心技术的解决,将使中国客车的安全性、节能性、环保性得到提升。
标题从1.0到2.0
6年前,国内经常能听到客车起火事件,“瞬间”的大火燃烧了客车、吞食了生命。非常了解客车行业的谢朝品,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安全锤、传感器、报警器,以及如何逃生等措施都是事情发生后被动式的补救措施,我们能不能主动地防患于未“燃”?而此时,北京、天津、上海、武汉、石家庄、广州等城市也在对主动防患未“燃”寻求解决方案。一次偶然的机会,谢朝品得知,在德国有一种先进的PES阻燃材料,已经在欧洲客车、轨道交通上广泛应用。这种PES材料几乎无烟无毒,对工厂的工程安装以及驾乘人员没有任何伤害,并且车辆一旦发生火灾,它能有效阻隔火焰传递,而且材料有很好的降噪保温性能。正因这种材料的应用,降低了客车着火事件,保障了司乘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很显然,车辆及内饰的防火阻燃性能对交通运输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国内当时对现有的客车内饰阻燃标准非常低。拿《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GB8410-2006)来说,对于内饰材料的燃烧速度要求则是不高于每分钟100毫米。2012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GB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虽然将内饰材料由原来的燃烧速度≤100 mm每分钟改变为≤70mm每分钟,但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材料的阻燃问题。
之前,国内客车大部分骨架间的阻燃和隔音材料多使用硬脂聚燃脂发泡,这种传统工艺材料只能通过添加阻燃剂来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随着阻燃剂的挥发,材料失去阻燃性,并且硬脂聚燃脂发泡在燃烧的情况下会排出大量的浓烟和毒烟,使人失去逃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