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助理、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 杨世滨
在棉花收储政策执行几年之后,中国棉纺行业出现四个方面的变化:即政策之变、市场之变、企业之变和产品之变。
政策之变。回顾3年的收储政策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中国在棉花方面终于有了国际话语权。3年的收储政策使我们的棉花产业受到了国际上的高度关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得不考虑中国的棉花和棉花库存。当然,取得这一话语权的成本也是很大的。另外,2014年实行了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取消了临时收储政策,预计总体棉价会出现下降趋势。中国棉花与国际棉花价差在逐渐缩小,最近这一价差已经缩小到历史最低水平。
市场之变。市场之变有四个方面。
一是棉花消费市场的变化,中国纺织工业多年来纤维加工量当中棉花的使用量一直在1000万~1100万吨这个范围里。受政策影响,我国纺织企业用棉数量发生了较大变化。最近几年时间里,我国还从棉纱主要出口国变成了棉纱进口国。
二是国际市场的变化。多数预测机构都判断发达经济体将在2014年出现一个明显走强的态势。它们将成为一个新的增长动力,这当中,美国GDP会恢复到2.8%的增速,日本和欧盟都在1.2%到1.4%。中国由于受到外部环境相对走好的影响,现在整个出口规模持续扩大。
三是内销市场的变化。很多人会觉得内销压力巨大,这几年,我们感觉内销的数据当中一定要把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包括在内,还要加上网络销售数据才可以。2013年限额以上的服装增长率只有11%,今年一季度也只有9%,而网络购物和网络服装的增幅都是在40%以上的,B2C的增长则达到了72%,消费方式的变化让我们的内需市场有了重大改变。
四是未来市场的变化。什么能够左右未来市场?答案是投资。过去中国中西部的投资增长快速,投资吸引力度要比东部大,而且额度也大,但今年出现了变化,东部的投资大于中西部的投资。目前东部投资占比从59%变成了64%,在东部的企业致力于产品的更新和创新。
企业之变。由政策带来的企业之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明显加快,出现更加明显的两极分化。据2013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棉纺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行业的16%,利润总额占到了全行业的43.6%,这一增长呈持续增高态势。为了应对现在的困难,企业不断地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学习和运用政策,走出去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但是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也遇到了类似东盟的问题。如今棉纺企业浙江科尔集团有限公司在美国南部投资,我们也专门去南卡州进行了考察,那个地方对产业的支撑力度是比较大的。
产品之变。除了技术和装备的竞争力日益凸显,我们的产品也在向着高质化方面进行改进。根据我国纺织机械海关进口情况:2012年以前占到进口第一的都是针织机械,去年开始针织机械降到了第三名,这些增长绝大部分是来自于我们现在的改造和升级,并不是数量上的增长,也不是一个单纯的产能扩大。此外,我国的替代性原料应用也较多。
除此之外,2014年我们可能还会面临三点困难:一是库存,现在的棉花库存成本是比较高的,我们用19800元和20400元分别收进了很多棉花。除了数量,我们对质量也存在担忧。举个例子,有一年地方领导和地方企业提出了不收五级以下棉花的要求,但是由于当时考虑到棉农的辛苦,我们出台了可以收这些棉花的政策,这些棉花当时预计要达50万~60万吨,然而在我们国库收的过程中,却并没有收到很多这样的棉花,这些棉花到底去了哪里,相信大家都明白。二是资金实力,我认为资金实力将成为贸易的最大优势,在贸易的流通环节当中,资金实力非常重要。三是棉价问题,我国棉价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还将处于下行阶段,棉企还要经受长期或者是中长期的艰苦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