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消防设施“三化”建设,即:标准化、标识化和规范化建设。笔者将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分析阿克苏地区“三化”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身防火工作实际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标准化
标准化建设主要是从建筑具备合法的行政许可手续,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消防安全管理职责等方面对建筑的消防管理进行规范。简单来说,就是制定一个消防标准,按照标准规范单位。
行政许可文书作为消防监督检查的第一项内容,是一个合法的单位或场所必须具备的,而实际上由于很多单位和场所年代久远,并没有办理甚至丢失了消防法律文书。还有一些单位按照消防法律、法规的要求,希望补办消防许可手续。但一些硬性的消防隐患又无法整改或者没有能力整改。
作为消防监督部门,有责任和义务为单位提供消防法律咨询服务。要按照国家消防法律和标准规范为单位拿出切实可操作的整改方案。对于没有能力整改的单位或场所,应从实际出发,通过政府协调主管部门,采取改变建筑用途、搬迁重点部位等方式,切实解决建筑的隐患问题,减少火灾存量。
二、标识化
标识化建设主要是要求建筑或场所将消防设施以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包括消防设施的位置、使用方法、作用等。又分为提示类标识、警示类标识等。如室外消防车通道、室外消火栓、楼层疏散平面图、消火栓使用方法等等。
在很多场所我们看到,单位使用即时贴作为消防标识,材质和安装方式不耐久,很容易破损,既影响美观又起不到实际作用。还有一些建筑的标识与实际不符,反而起不到正确的引导作用。但要一次性将这些标识全部统一更换,可操作性又不强。只有通过消防部门的不断引导,告知单位设置各类消防标识的重要意义,采取逐步统一、逐步更换、循序渐进的方式,才能切实将消防标识化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三、规范化
规范化管理是三化建设的核心内容。要求单位严格按照落实逐级防火责任制,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定岗定责,真实开展日常消防工作。主要包括消防控制室值班、每日防火巡查、定期维修保养消防设施、组织开展灭火疏散演练、组织员工消防培训等等。基本涵盖了单位和场所开展消防工作的各个内容和环节,是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保证建筑消防设施完好、人员正确操作使用、切实提高单位“四个能力”的根本保证。
目前,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各类值班、巡查记录填写与实际不符。
反映出日常消防工作未严格落实,巡查记录流于形式,千篇一律,没有真实反映出日常检查情况。对一些日常开展过的疏散演练、教育培训没有文字和图片记录,反映出消防工作无专人负责。通过对比不难看出,一个单位有无专兼职消防人员,消防工作落实情况有明显区别。消防检测、维保单位的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很多单位虽然签订了维保协议,每年进行消防设施检测。但维保单位不履行职责,检测结果与建筑消防设施实际状况不符的情况时有发生。一些维保单位,只顾签协议,根本没有充足的技术力量,当单位消防设施出现问题时,能有效解决。
通过阿克苏各级消防部门的不懈努力,全社会重视消防工作程度显着提高。但仍有一些单位以人员少、无资金为由,不落实消防各项工作。这就要求,我们消防监督人员,进一步加强消防监督工作。各基层监督部门应当确保消防监督检查时间,形成可操作性强监督模式。如采取上午办公、下午监督抽查等方式,确保每周监督抽查数量。加强对检测、维保单位的管理,设立台账。对不履行职责的单位,建立不良记录,严格监管,依据相关法规处罚。同时,切实发挥派出所、消防安保及单位专兼职消防人员的作用,全面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新疆建筑消防设施“三化”建设工作与公安部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工作有机统一,是构筑“防火墙”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消防监督人员只有充分认识到开展三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才能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