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国际上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种种设限对我国化纤行业的差异化率提出了挑战。作为我国规模和产量最大的化纤品种,涤纶差异化率在过去几年得到了很大提高,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其市场占有率逐渐提高,未来有望成为热点品种。
近几年,发达国家不断提出对中国出口的纺织品展开“双反”调查,使得过去以规模和产量取胜的各大化纤企业的销路变得愈发紧张。而涤纶企业可谓是在夹缝中求生存,既受制于上游聚酯原料,又受制于下游消费终端。虽然两者对于涤纶行情都有极大的影响,但业界普遍认为,下游终端市场是拯救涤纶企业的关键。
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差异化涤纶短纤的生产能力已占总产能的60%。小批量、多品种的差异化生产成为当今国际涤纶短纤发展的大趋势,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据统计,2012年我国涤纶消费总量中,服装领域消费量占53%,装饰领域消费量占25%,工业和其他领域占22%。今后,随着人们在住房和个性化产品等方面支出的增加,衣着在社会消费品中的比例将会逐步下降,因此涤纶在服装领域的消费比例将有所下降,非服装领域涤纶市场的开发将前景广阔。而在服装领域涤纶消费中,高、中档品种的需求比例将会逐渐增加。
近年来,国内厂家相继开发了用于轮胎帘子布、传送带等的高强低收缩型涤纶长丝以及耐磨型、阻燃型等功能长丝,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以功能和风格著称的中国台湾、韩国等地的涤纶面料。去年5月,仪征化纤公司年产10万吨差别化涤纶短纤维项目顺利开车;同年10月,浙江华顺涤纶工业有限公司年产4.4万吨特种化纤项目开始建设。据估计,目前国内市场对差异化涤纶的需求比例占全部涤纶产量的30%,预计2015年这一数据将达到40%,市场需求较好的品种主要包括有色纤维、有光纤维、异形纤维、高强力丝、三维卷曲纤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