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在国际金融危机余波未平、世界经济尚待复苏、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中国纤维复合材料产业积极应对各种不利因素,于重重困难之中主动求新求变,探索转型发展之路。全年实现:规模以上企业总收入2032.4亿元,利润总额144.3亿元。其中,玻璃纤维纱总产量285万吨,同比减少1.0%;纤维增强塑料制品总产量约为410万吨,同比增长2.5%。纤维复合材料产业保持整体平稳运行。
一、玻璃纤维行业
(一)玻纤纱产量小幅回落
2013年我国玻璃纤维纱产量285万吨,同比增长-1.0%。面对持续的市场低迷,协会倡导的限产保价、加大技改和产品结构调整的发展倡议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巨石、泰山、重庆等各大池窑企业纷纷启动池窑冷修计划,并借此机会调整企业产品结构和发展战略,而随着池窑细纱产量的快速增长,球窑及坩埚拉丝生产企业一方面加大技改,关停落后球窑,逐步向高品质和高性能玻纤纺织纱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则是积极转产制品深加工业。下半年随着市场略有好转,部分玻纤纱产品价格小幅增长。
2013年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1310.8亿元,同比增长13.5%。实现利润总额83.9亿元,同比增长9.3%。全行业主营业务成本1112.0亿元,同比增长15.3%。三项费用中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分别为31.4亿元、45.6亿元、24.3亿元,增速为6.1%、4.6%、6.1%,三项费用仍占企业运营成本较大份额。
(二)玻纤制品业形势向好
2013年玻纤制品制造业完成投资额202.1亿元,同期增长2.9%。玻纤企业通过一体化、差异化、国际化的方式进行增资扩股,由此延伸自身的产业链,龙头企业中如重庆国际通过收购常州宏发,向低碳环保的风电领域延伸,而中小企业中如南康罗边则力求将企业定位为小而精,向复合材料、砂轮网布方向稳健发展,增加产品规格,安徽同力则依靠产品品种新、规格全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作为新材料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以巨大的市场潜力为支撑,玻璃纤维加工业一定会为池窑生产企业走出低谷创造商机。新的加工工艺、装备,将为全行带来革命性的深远影响。例如:铺缝技术、装备,热塑性工程塑料发展用长纤维、纺织纤维,都将为纤维复合材料发展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三)产品进出口结构持续优化
1、进口数量增长,均价继续下降
2013年玻璃纤维及制品进口数量为23.3万吨,同比增长14.5%;进口商品金额9.5亿美元,同比增长3.8%。玻璃纤维及制品进口均价4059.1美元/吨,较之去年同期4476.9美元/吨的均价,下降了418美元/吨之多。
玻璃纤维粗纱制品仍保持大量进口,全年累计进口2.02万吨,进口增长59.4%,而其价格更进一步下降至803.7美元/吨,与粗纱制品出口均价相比低了130.1美元/吨之多。
自2011年1月以来玻璃纤维细纱进口量持续增长,今年全年我国进口玻纤纺织纱制品4.90万吨,同期增长24.74%,超过2012年全年的进口量3.92万吨,价格也从去年同期的3196.76美元/吨降至2794.2美元/吨。自金融危机后,产业结构调整使行业发展趋势转向制品加工,持续三年拉动玻纤纺织纱的进口增长,同时恶劣的市场环境迫使OCV、PPG等全球巨头也纷纷加入了低价营销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