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2012)标准已于去年10月开始执行。其中规定,如果聚氨酯材料的氧指数小于30,便不能被认为是B1级材料。有聚氨酯工业业者认为,这一指标设定并不科学。
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建波认为,不分具体材料采用同一指标“一刀切”的要求“不合理”,因为不同材料同样达到B1级,其氧指数并不一致。以EPS(发泡聚苯板)、XPS(挤塑板)为例,这些材料达到B1级后,其氧指数可以轻松超过32,但聚氨酯却很难达到30,除非改变生产工艺,但改变工艺之后,虽然氧指数达到标准,但其他理化性能,如保温性、坚固性都会打折扣,同时成本也会大幅攀升。
李建波介绍,相对于EPS、XPS等材料,聚氨酯的氧指数低并不意味着防火性能低。“硬泡聚氨酯属于热固性保温材料,遇火燃烧时,其表面形成碳化层,碳化层能够阻止火焰蔓延。而EPS和XPS属于热塑性材料,遇火时会熔化、滴落,而这些滴落物同样也能够燃烧。”标准主编单位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防火建材室主任赵成刚表示,该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在送审公安部消防局时,B1级氧指数值为大于等于28,之后公安部消防局最终确定了B1级大于等于30的氧指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