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开发的高性能玻璃纤维开启了玻璃钢复合材料的新时期
我国已成为全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最大应用市场
金秋北京,第19届中国国际复合材料工业技术展览会于9月11日在首都顺义,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隆重拉开序幕。这届展览会云集中外展商近450家,比上届增长7%。企业展商达420家,比上届增长5%。外资展商122家,是企业展商总数的30%,比上届增长4%。这充分反映了在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大多数中外企业销售收入出现下降的形势下,并未影响继续发展和投资的热情。参展外资企业普遍认为,中国经济与其他国家相比仍然较为强劲,仍然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而且增长潜力巨大。他们还认为,在中国政府的“十二五”计划指引下,中国致力于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将推动中国经济的需求增长。在谈到新材料产业时,他们的看法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不仅是高技术及尖端技术领域关键材料,同时,也是汽车、新能源,新型建材、信息产业、石油化工、绿色环保等领域更新换代和产业升级中的重要材料。全球面临能源危机和资源短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碳纤维作为特种高性能合成纤维的佼佼者,在全球发展最为快速,其具有与传统增强纤维无法比似的特性在高端领域得到了大量应用。多年来,海外碳纤维制造巨商看好了中国持续增长的市场。此次展会,全球著名的碳纤维制造企业东丽、东邦、三菱、卓尔泰克、赫氏、西格里、DOWAKSA、台塑、晓星等展示了各自特色的高性能碳纤维、预浸料和制品。活跃在全球碳纤维市场的土耳其DOWAKSA公司是全球聚丙烯腈和碳纤维产量最大的制造商,今年首次入展,据了解,2012年其在中国的销量在1500吨以上。多少年来,我国碳纤维开发已成为国内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展的瓶颈,形成了进口碳纤维,国内深加工的受制约格局。为追赶世界碳纤维发展步伐,全国目前有30多家企业在展开研发和应用。这次展会有大连兴科、中复神鹰、沈阳中恒、兰州兰星、江苏恒神等,并形成了大连、威海、连云港、哈尔滨、宜兴、东莞、宁波、北京、上海等碳纤维加工和制品制造基地。据有关资料报导,2012年全球碳纤维需求量在6万吨左右,产能10万吨,中国需求量在6千吨。按有关全球资讯机构预测,按12%的增长率,到2020年可达到8万吨。在这次展会上展出的其他高性能纤维还有全球著名芳纶纤维制造商帝人化学和超高分子相对质量聚乙烯纤维(UHMWPE)制造商帝斯曼爱地。
这次展会,大规模展位结集依然是玻璃钢复合材料。在玻璃纤维,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乙烯基酯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酚醛树脂和热塑性树脂等两大主体原材料企业引领下,增强玻纤各类形式制品、SMC/BMC/GMT/LFT-D预成型料、各类夹芯材料、树脂加工助剂、胶粘剂及各种成型工艺装备、液压罐等达数千品种和品牌,形成庞大的产业体系。据2012年AVK(德国复合材料协会)调查发布,欧洲连续五年来,FRP、GMT、LFT等三大类材料占据了欧洲复合材料95%。在我国,玻璃钢复合材料与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实际用量比为200:1。近十年,中外玻璃纤维巨商通过技术创新,开发了高性能玻璃纤维,为玻璃钢复合材料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展会上,OCV、PPG、台玻、重庆国际、巨石玻纤、泰山玻纤等研发的各类高性能玻璃纤维,不仅大规模应用在近几年开发的新兴产业中,而且也在尖端科技领域得到了应用。当前,全国许多池窑生产企业在大力开发无硼、无氟、高强度、高模量玻璃纤维新品种;特殊传统品种耐碱纤维、高硅氧纤维、石英纤维、超细电子纤维等也因市场需求扩大,产量上升。国内生产表面毡的企业江苏长海、中材金晶、石家庄天略等展示其各自特色品种,其中长海开发的蓄电池隔板毡、建筑涂层毡等和天略的聚酯弹性表面毡、印花毡等领先国内市场,出口海外。开封鹏远、山东奥达开发的碳表面毡成功用于高技术领域。
高性能玻璃纤维的开发,牵动了玻璃钢复合材料用合成树脂的性能提升,牵动了国产玻璃钢复合材料应用的设计、工艺、装备的改进和提升。纳米、石墨烯和高功能助剂的出现,为玻璃钢复合材料的性能全面提升插上了翅膀。这届展会,海外高性能环氧树脂结集探路,国内上海华昌发布了进军高性能环氧的信号。展会上,上海发那科有限公司的机器人操作喷布和喷射展示;中外树脂企业推出的低粘度、高强度抽真空树脂和工艺,为国内全面加速推广闭模抽真空灌注成型工艺提供了保证。展会期间,新的装备届出不穷,福建海源的LFT-D 线,宁波恒力节能型专用SMC、BMC、LFTD热压机,南京诺尔泰机械排布模塑格栅生产线,国内首家将欧标应用于制模的台州优普,北京恒吉星高温精密环氧注射机等。引起参观者更为关注的是瑞典山特维克连续生产双钢带压机和意大利MULTIAX公司的五轴联动托架式CNC设备。国内双一集团等已引进了该类设备用于大型、异型精密模具加工。
轻量化设计、轻量化材料是每届展会反复琢磨的看点。这届展会,中外企业推出了数十种轻量化结构材料,有铝蜂窝、芳纶蜂窝、纸蜂窝、巴尔萨轻木、3D玻纤织物、各种闭孔结构泡沫等。展会中有关专家指出,在玻璃钢进行轻量化设计遇到自身材料性能极限时,采用夹层结构和纳米材料,会大大改变原来力学性能系统。欧洲高速列车内壁夹芯大量采用3D编织酚醛发泡结构。他们还指出,传统材料复合化创新,推动应用水平提升和应用面更宽,是未来发展趋势。据有关方面透露,泡沫夹芯结构正在朝着微孔、高强、超薄、低吸油量方面开发。去年10月,德国杜塞多夫举办的国际先进复材展出现了这种超薄超轻样品,敲击的声音象“钢”声那样清脆。河北德动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开发新能源轻量化汽车和配件首次参展和尝试。该公司设计年产能为20万辆电动汽车,引进了德国复合材料生产线一条,将生产各种轻量化汽车配件进入市场。轻量化不仅是材料组合,而且是一个结构组合,围绕这个“组合”这届展会在信息技术方面中外展商推出了3D设计、模块化设计等软件。全球著名的结构胶供应商ITW也参展体验。
这次展会,到处都可以看到热情为企业和行业进行全方位服务的玻璃钢复合材料第三产业团队,这是这届展览最靓丽的风景线。“洋货”、“地货”、“洋地结合”等,三种模式的经销商遍布展会各处。经历有三十年的行业大牌经销商北京科拉斯公司不减当年雄风,依然活跃在国内先进复合材料前沿,为引导下游企业产品升级爬坡,积极编译《复合材料在线》。以直销模式为主的亚邦集团公司各地玻璃钢材料商,积二十多年服务经历,赢来了公司年销售量20多万吨树脂、10多万吨玻纤的业绩,为国内玻璃钢产业普及和提高作出卓著贡献。近十年,越来越多的有志者加入了玻璃钢原材料及装备的销售大军,涌现了一批如信宏、愉星、连承、博皓、联洋、怡康、海逸、同幸、东博保利伟、奥瑞、越科、胜强、越康、明仁、鑫鑫泰等优秀中外销售商。首次参展的广州博皓公司已成为立足广东、横跨厦漳泉、广西、海南的全国最大的材料经销商。该公司不间断地举办玻璃钢技术培训班,开辟网站传播最新讯息,带技术和信息下企业等,赢来了众多客户群。山东德州博维公司经过几年打拼,已形成立体式的玻璃钢复合材料专业网站,从材料到制品,从技术到市场进行了全幅盖,拥有了上千家会员和粉丝。用网络传递信息,还有如FRPBBS成都网站,专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交流平台。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是这次许多展、观者的共同感叹。“万事俱备”是反映我国已成为全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最大应用市场,玻璃钢复合材料占到了国内总量的99%;国家国民经济转型升级提出了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的进军令,玻璃钢复合材料已大规模进入民用工业领域中,扮演了轻质高强、节能减排、能源开发、绿色建筑、工业环保的重要角色;玻璃钢复合材料在中国经历了50年的应用发展史,在不断地打破自身材料极限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走出了一条多元复合化的创新路子。展会上许多专家谈到,“只欠东风”是我们“设计”和“创新”的滞后。大量的中小玻璃钢企业缺少专业技术人材,材料力学专业和机电专业人才更缺乏,企业形成不了面向市场,居高临下的技术开发团队。展览会期间,行业一批技术实力强的亚什兰、亚邦、DSM、雷可德、拜尔、天马、华日、华科、巴斯夫、天和、华昌、上纬、长兴、富晨、富菱、日新、昭和、优必佳、明大、天津合材、泽源、鲁凯、利德尔、长三角、德渊等企业纷纷表示,面对当前大好时机,我们在推进优质材料的同时,要大力开展带设计、带工艺、带标准、带应用走进企业,走进市场,实现玻璃钢复合材料上中下游紧密结合和互动,使整个行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过渡。国内最大玻璃钢原材料基地常州天马集团有限公司正在从新调整市场策略,在增强玻纤采用先进池窑技术实现了三万吨产能后,又着手进行树脂的扩建和品种的开发。
活跃、紧张的三天展览于13日圆满结束。“浅薄”看热闹,“智深”看门道。知识经济的今天,更需要我们的领导和员工努力掌握专业知识和练就实际本领,从理论和实践上绽开硕果。这次展览中,东部沿海各省依然实力强劲,江、浙、沪、鲁、冀、京的展商总数“半壁江山”还溢出;江浙沪展商,“天下三分有其一”。江苏有80多家展商,遥遥领先;常州地区达到了27家,比肩各省还强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