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防火材料-网上贸易平台 | | WAP浏览
服务热线:4006555305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新闻 » 正文

绿色建材顺应潮流而来 中国标准正在酝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9-23   来源:中国绝热节能材料网   浏览次数:628  分享到: 分享到腾讯微博

“我们的产品什么时候才能够只通过一次评价就可以在全国畅通无阻?”一家建材企业的技术部经理一脸迷茫地向一位刚做完演讲的绿色建筑专家提问,但得到的却是模棱两可的答复,这是出现在某绿色建筑研讨会上的一幕。

在这一问一答间,折射出绿色建材所处的窘境:不同地区和部门,依据不同标准产生的产品评价体系卷帙浩繁。而为了满足不同需要和市场推广,建材产品不得不接受这些五花八门的检测。

曾几何时,绿色建筑只是舶来的洋概念,但随着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的规范化和完善,绿色建筑如今风靡神州,实践得如火如荼。那它的同宗兄弟--绿色建材梦圆何时?

顺应绿色潮流而来

建筑能耗占社会能耗的三分之一,与工业能耗和交通能耗并称社会三大能耗。研究显示,由于中国正处于高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伴随着建筑总量的不断攀升和居住舒适度的提升,建筑能耗呈急剧上升趋势。有专家表示,如果加上建材生产过程中耗掉的能源(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16.7%),和建筑相关的能耗将占到社会总能耗的46.7%。

正是在这样紧迫的节能形势下,“绿色”两个字的含义不再是形容颜色的专属,也不仅仅引申为和平与希望。不管是绿色建筑、绿色建材、绿色施工、绿色装修、绿色运行等,都被赋予了自然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伴随着节能环保问题的提出,“绿色”概念在建筑业内逐渐成为热点。20世纪90年代,绿色建筑概念来到中国,专家们纷纷对其作出不同诠释,房地产商也纷纷以“绿色”的名义进行宣传和促销。为了统一业界的认识,引导绿色建筑朝着理性的方向发展,国家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办法和规范文件。2006年6月1日,在总结我国在绿色建筑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开始实施,第一次为绿色建筑贴上了官方的标签。2007年8月,《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相继出台,中国告别了以国外标准评价国内建筑的历史,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开始建立。

“十一五”期间,我国绿色建筑快速发展。截至去年12月31日,全国共评出742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

今年初,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改委和住建部制定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明确“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届时,我国的绿色建筑将占全球绿色建筑的一半以上,将承担起全国节能减排主力军的作用。”某业内人士说。他认为,这标志着绿色建筑战略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并且我国绿色建筑事业的飞速发展和进步,对建材的节能、环保、防水、密封等性能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让绿色建材搭上了顺风车。

绿色建筑之基

“美丽‘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推进生态文明的城镇化建设,而绿色建筑是生态文明的先导,绿色建材则是发展绿色建筑的基础。”全国人大代表、同济大学建筑材料研究所所长张雄说。他认为,构筑美丽“中国梦”要立足于建材行业产品升级和绿色建材的发展。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做出的定义,绿色建筑就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工信部提出的绿色建材的定义和内涵是“在全生命周期内可减少对天然资源消耗和减轻对生态环境影响,本质更安全、使用更便利,具有‘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国家建材工业铝塑复合材料及遮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主任刘翼认为,绿色建材的5个特征与绿色建筑“四节一环保”的标准是一脉相承的。“由于建筑业与建材业同属一个大的产业链,并且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据测算,建筑业每增加1万元产值,至少要消耗0.35万元建材产品。因此对于建筑材料来说,其在绿色建筑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说。

刘翼告诉记者,绿色建筑选用绿色建材是业内共识。“绿色建材是绿色建筑各项功能目标实现的基础支撑,对绿色建材的选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的绿色程度。比如,绿色建筑节水的问题,就有赖于选择安装那些节水型用水器具、安全耐久的供水管网以及雨水回收系统和渗水地面材料。”

外国认证蓬勃兴起

不论是新建建筑、既有建筑,还是绿色建筑,要达到预期中的绿色标准,都离不开绿色建材的使用与推广。而绿色建材的历史实际上比绿色建筑还长。“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发现了‘有病建筑综合症’以来,世界各国开始重视对人类身体健康有益和居住安全的绿色建材,不少国家先后制定了有关各类绿色建材的评估体系和认证制度。”张雄说。

张雄介绍说,国际上最早推行绿色标志的是德国。1978年德国颁布了第一个环境标志--蓝天使,此后这一标志成为大多数建材通向市场的通行证。另外,丹麦的健康建材标准,加拿大的环境保护计划、美国的地毯标志计划、瑞典的地面材料试验计划也都对相关建材的质量标准和健康标准作出了规定,成为规范各国绿色建材市场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全球环境保护、维护生态的浪潮冲击下,人们的消费观念更加注重保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更加崇尚回归自然。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陆续实施了绿色计划,带有环保和绿色标志的产品和厂商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据研究机构调查,67%的荷兰人、80%的德国人在购买物品时考虑环保因素;在欧美国家,半数以上的消费者在购物时要考虑商品的绿色程度,并愿为之多支付30%-100%的费用。许多国家规定,凡无绿色标志的商品,在进口时要受到数量和价格方面的限制。

“真绿”还是“泛绿”?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质量安全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尤其是住房成为普通百姓最大的投资消费热点之后,中国人对居家中涉及自身健康的环节给予了特别的重视,对绿色建材的需求与日俱增,健康、环保、安全的绿色建材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然而,尽管绿色建材已成市场新宠,人们对其寄予厚望,但目前绿色建材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长期苦于传统竞争的各大商家,纷纷采取“绿色转型”的策略,意图切分绿色建材这个大蛋糕,导致国内的绿色建材市场建材产品鱼龙混杂,充斥着大量“李鬼”。由于缺少统一的标准验证,消费者很难辨别。

记者走访了北京市几家大型建材市场,在瓷砖、地板、壁纸、门窗、卫浴、家具等销售区域,到处都可以接到印有“绿色”、“环保”、“节能”标语的小广告,“绿色”、“环保”、“节能”等词汇在商品价签上也随处可见。记者粗略统计,用到“绿色”以及类似字眼的建材品牌,至少占到整个卖场的90%以上。

仔细查看这些建材产品,除了“中国驰名商标”、“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等常见标识之外,还有多种与“绿色”沾边的标识,名称林林总总,颜色花花绿绿,形状有方有圆。至于这些标识的出处和权威性,商家除了对其充满自信之外,一无所知。记者上网检索后发现,这些标识的颁发单位既有政府主管部门,也有建材检测和认证的机构,还有协会等社会团体,甚至连新闻媒体也加入到这支颁发绿色建材标识的队伍中去。至于它们有无相应的资质,很难查清。

“这些标识和证书99%都属于商业炒作,既没有为参评的产品设置门槛,也缺少认证办法和标准体系。”刘翼说。他表示,能够认证产品为绿色建材的标准应该是国标或者是行标,但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绿色建材标准。

中国标准正在酝酿

“借鉴国外经验可以看出,促进绿色建材发展,应从制定建材产品绿色认证制度入手。”张雄说。他表示,中国的绿色建材市场混乱,标准规范滞后是重要原因。很多新型建材由于标准的缺失在走向市场时充满变数。正是鉴于绿色建材对绿色建筑的重大意义和绿色建材标准规范的严重滞后,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中对绿色建材高度关注。

浏览《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全文,可以发现多处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绿色建材标准和评估体系,如“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工业和信息化、质检部门要研究建立绿色建材认证制度,编制绿色建材产品目录,引导规范市场消费”;“研究制定支持绿色建材发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建筑工业化、基础能力建设等工作的政策措施”;“完善绿色建材标准体系,研究制定建筑装修材料有害物限量标准,编制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相关标准规范”。

实际上,就在《绿色建筑行动》出台后不久,绿色建材标准已开始起步。工信部委托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做的绿色建材产业发展政策研究课题于1月21日结题,而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也被委托牵头编制绿色建材的认证办法、标准体系和试评目录。有报道称,住建部与工信部正在酝酿绿色建材的认定办法和标准体系,绿色建材的权威定义和专业的认证评价体系即将出台。

据悉,由于建材的种类繁多,绿色建材的认证办法将可能是个通则,而绿色建材的认证标准则具体到每种产品的各项指标。“标准的具体出台时间还没有确定,目前正在对顶层设计和管理办法进行研究。”刘翼透露。

“绿色建材的生产成本要高于普通建材,何况进行产品绿色认证也有成本。”刘翼说。他认为,绿色建材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一旦确立,绿色建材的推广难点就在于绿色建材下游采购者的认可,这需要一系列的鼓励政策。“应该考虑能否给生产者和消费方补贴,或者对于选用绿色建材的建筑在绿色建筑评价中给予适当的加分奖励。”刘翼说。

 

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防火资源网>赞同其观点,<防火资源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 周排行
  • 月排行
  • 总排行
最新资讯
 
 
 
 
网站首页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旧版本 | 闽ICP备09009213号
©2019-2021 FIRET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闽ICP备09009213号-1在线客服 点击QQ交谈/留言 点击QQ交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