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1号线各个地下站点将以什么模样出现在宁波市民面前?昨天,记者实地探访1号线一期工程目前唯一一个机电安装和公共区装修基本完毕的车站———望春桥站时,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方面称,1号线的车站分为标准站和文化站,其中标准站有9个,望春桥站是标准站的样板站,从中可以看到其他标准站的大概模样。文化站有6个,目前正在确定装修风格和方案。
站厅风格清爽淡雅
走进望春桥站,第一感觉是简单。蓝白相间的色调,整个大厅显得比较空荡。“整体风格是清爽、淡雅,便利、安全、人性化是最大特色。”指挥部机电处处长王军平解释说,车站的主要功能是满足大家出行而非休闲场所。
望春桥站为双层岛式车站,深度15米,其中地下一层为站厅层,站厅宽度18米,长度89米,共设三个出入口和一个换乘接口。
记者注意到,站厅层的装修中,已经标明了各个出口方向,以及在出站后地面大型建筑物的方向指示,也有公共卫生间、人工咨询窗口、银白色盲道、整齐排列的自动售票机、四排位置不同的自动检票匝机等。
站台人性化设施多
望春桥站的地下二层为站台层。站在站台层,明显感觉到比站厅层的温度低了很多。站台两侧有深咖啡色的屏蔽门,中间摆放了两条S形象牙白大理石凳。据介绍,整个站台有120米,而轨道交通1号线列车是6节车厢,总长度是118米。站台层刚好容纳长118米的列车。
王军平说,和望春桥站一样,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的大部分车站都是岛式结构,也就是站台在中间。这样即使市民乘车坐错方向,到下一站不用出站就可换回正确的方向。
在屏蔽门前,记者发现地下有三个明显的箭头,提醒市民“两边上车,中间下车”。而屏蔽门是和列车联动的,列车不来,门不会开,避免了有人进入铁轨,列车的门和屏蔽门是正对的,两者同开同关闭。屏蔽门和列车门都具有防夹功能,在站台边缘侧安装了激光探测装置,一旦人体挡住了光线就会报警,屏蔽门就不关闭。
每小时都有新风换进
王军平说,在站厅层两端各设有一个空调机房,站厅层由车站两侧风管送风,中间风管回风;站台层一侧风管送风,一侧风管回风。而在站点轨道交通员工区的空调制冷系统房,如血管般密布的通风管,与地面的风亭相连,可以每小时进行换风。
在站点出入口旁有个主控室,透明的大玻璃能一眼看到里面。据介绍,它是轨道交通车站的控制室。遇到紧急情况,工作人员按动相关按钮,就会停运相关联的设备和系统,进而指导乘客迅速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