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各方预期一致,前4月的纺织行业运行数据表明,纺织服装出口下行压力继续加大。我国对日本、欧盟、美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速均有所放缓,在3大市场的市场份额也均有所下降。
今年以来,出口对纺织行业的拉动力持续减弱,尤其是一直被认为占有国际竞争优势的订单式生产和出口型纺织品,正面临外部需求下滑的严峻考验。今年前3个月,我国出口日本的纺织服装产品同比增长约7%,同期,日本自越南、柬埔寨进口的同类产品同比增长却超过40%。已有消费者注意到,部分品牌服装的原产地由中国变成了越南、孟加拉国等东南亚周边国家和地区。
低端订单外流,纺织出口企业应当如何应对?承接中高端订单是否可行?
现实的情况是,一方面,尽管龙头企业早已涉足中高端面料和服装成品的订单生产,但国外的核心技术和生产工艺不会轻易“转”进国内。因此,即便是拿到订单,也多是在技术含量较低的层面进行生产加工。另一方面,与东南亚周边地区相比,各项成本的上涨已让低端OEM代工企业的竞争优势渐失。
低端订单正外流,高端订单不易接,服装出口如何保持优势?笔者认为,应势而变、主动转型才是对应良策。
首先,需从观念入手,用内销的头脑经营外贸。过去,“强品牌”和“重设计”似乎只是内销服装的必备。如今,外贸企业也认识到需减少对单纯贴牌加工的依赖,增加对品牌和设计的投入,使产品渐具独特、惟一、不可替代性。告别简单复制,才能不受制于人;提高产品附加值,才不至于在价值链低端徘徊不前。
其次,需在行业低谷时抓时机,找方向。行业发展顺境时,企业调结构的紧迫感不强,市场“冷下来”时,企业则强烈感受到市场倒逼机制的作用。面对成本升高、订单外流的压力,目前,一些企业已将部分生产环节主动转向中西部,并正进一步完善产业链的相关配套;另一些企业则选择依靠科技创新积蓄力量。
再次,随变化“转”视野,从新兴市场掘金。一些企业在努力巩固传统优势市场的同时,正积极开拓包括非洲、中东、澳大利亚等在内的纺织服装出口新兴市场,新的订单市场不仅可缓解欧美市场下滑的窘境,也将成为服装出口企业未来利润的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