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陶企被逼转型是一件好事,随着微晶石、全抛釉等产品的逐渐走俏,改线的企业已经慢慢看到了希望,关键是企业要有忧患意识
2012年,陶瓷行业在全国范围内遭遇市场遇冷、产能过剩等问题,产品同质化严重。为了改变这种被动情况,从各自的个性化产品突破,全国四大陶瓷产区掀起一股“转线风潮”。
晋江关停改线
对于晋江产区而言,2012年市场惨淡,经历了原材料涨价、人力成本上升等诸多问题。许多陶瓷企业负责人认为2013年形势仍不容乐观,市场则进一步饱和,许多产品单一的企业将成为产能过剩的受害者。在这种情况下,已有部分企业关停部分生产线以求自保。“关停是亏,开线也是亏,二者相比,关停亏少一些,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希望2013年整个市场环境能有所好转。”一位陶瓷厂负责人接受采访时悲观地表示。
但也有一些福建陶瓷企业对未来形势保持乐观。福建华泰集团有限公司加强结构调整,推出了TOB薄板。继在台湾启动了TOB薄板系列学术活动后,下一步他们准备杀进中东地区。华泰集团的这一“走出去”的举措,代表了节能、低碳的主流发展方向。
此外,喷墨技术也悄然走进晋江产区,为陶瓷企业带来新希望。福建省铭盛陶瓷发展有限公司于2011年底从佛山订购了两台喷墨打印设备,如今,其设计师团队基本到位,下一阶段,该公司将大力投入喷墨陶瓷的生产。该技术在福建产区的推广,或能在未来改变福建产区地图。外墙砖也是当地的主流产品,业内人士认为,发展功能性瓷砖或将成为外墙砖的自救之道。
夹江转产转型
类似的转线调整与变化同样发生在四川夹江产区。据了解,由于市场行情的变化,夹江陶企生产线也顺势转型,主要集中在西瓦、外墙砖、抛光砖、仿古砖等生产线领域。其中四川新中源4条抛光砖生产分别转换成全抛釉和微晶石生产;新万兴整改了2条电板烧外墙砖生产线;华宏把原有的1条仿古砖生产线转换成全抛釉生产;金陶的1条抛光砖生产线转换成全抛釉和微晶石生产。此外,建翔整改了一条内墙砖生产线,使其成为目前四川产区最大的瓷片生产基地。
专家认为,陶企被逼转型是一件好事,随着微晶石、全抛釉等产品的逐渐走俏,改线的企业已经慢慢看到了希望,关键是企业要有忧患意识。
淄博提升产品档次
淄博产区的陶瓷企业也把注意力转向全抛釉、微晶石等产品上。据当地一位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淄博约有40条生产线处于调整改造阶段,其中改产全抛釉的生产线居多,达20余条,占所有正在改造生产线数量的半数以上。此次全抛釉生产线改造结束后,淄博产区全抛釉生产线数量将超过100条,全抛釉生产线数量将占各产区之首。
2011年以来,淄博产区也积极引进喷墨印花机,生产喷墨内墙砖与全抛釉产品,市场销售有所好转,同时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这样由转线带来的一丝“亮光”,也让淄博生产厂家增添了信心,同时也吸引更多的陶瓷厂家向全抛釉、内墙砖两大产品群集结。“今年全抛釉产品在终端市场已经打开局面,许多原来经营抛光砖的经销商已逐渐转销全抛釉,经销商们也有意识开始降低抛光砖的备货量,并逐步减少库存,把精力放到了全抛釉产品上。”轩鹏陶瓷总经理胡伟豪说。
截至2012年底,淄博产区正在改造中的生产线加上目前生产中的全抛釉生产线已超过100条,说明淄博全抛釉产品已具备了一定的生产规模。目前,对国内全抛釉产品来说,淄博是生产线数量最多、产能最大的产区。当然,这又有了一丝新隐忧。
佛山加宽产品链
一直以来,佛山产区对中国建陶业具有着不可动摇的引领地位。其它产区的改线,某种程度上也是步其后尘。如今,绝大部分佛山品牌都有全抛釉、微晶石等产品,企业的产品线更加齐全、专注,因此也形成了规模效应。此外,由于多样化、个性化产品的不断出现,专注于抛晶砖、背景墙、小规格瓷砖的行业新秀不断崛起。“产业链配套进一步齐全,产品分类更加个性化、专业化,是整个陶瓷行业抵御风险、走向成熟的表现。”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一位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