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防火材料-网上贸易平台 | | WAP浏览
服务热线:4006555305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应用前沿 » 建筑材料 » 正文

调查:建材部品将迎来产业升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1-18   来源:中国建设   浏览次数:897  分享到: 分享到腾讯微博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3〕1号文件的形式转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制订的《

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该方案在建筑领域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关注。有业内人士指出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已经不再拘泥于相关部门的业务范畴,而是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因此,《方案》

具有顶层路径设计的性质,其出台将对整个建筑产业链产生深远的影响。

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结构总工程师王昌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看到《方案》以后感到十分

振奋,因为“绿色建材与部品的春天到了”。他特别强调:“现在政府走在了前面,企业一定要及时跟

进。”

中国住房:相比较之前的有关政策,此次《方案》的出台有何不同与突破?你最关注哪一个方面?

王昌兴:《方案》属于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顶层设计,同时又兼顾了“底层冲动”,进一步明确了绿色

建材必定是建筑材料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我认为《方案》的特点在于“行动”,比之前的政策更加细化

,同时涉及面也扩大了很多,可以说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方案》中提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安全耐久、节能环保

、施工便利的绿色建材”,我认为是本次方案的一大突破。以前提起绿色建筑往往关注的是节能,对节

材重视不够。从材料层面上看,过去相关条文中,材料对环境的影响并不是很明确,哪怕在绿色建筑标

识评定中也没有特别明确。现在作为政府文件的《方案》开宗明义,对绿色建材提出了清晰的要求,并

且设置了任务时间表,可以说是空前的。

中国住房:《方案》的颁布对相关行业特别是房地产业来说意味着什么?企业如何在《方案》的研读中发

现机遇?

王昌兴:《方案》对整个房地产业的产业链都会有很大的影响,促进产业的升级和转型。目前,建材企

业恐怕还未感受到,但是,有前瞻性的企业一定会把握好此次绿色发展机遇期。我想还有必要提醒一下

从事材料研发的企业,一定要关注《方案》提出的建材发展方向,如建筑保温体系和材料,烧结空心制

品、加气混凝土制品、多功能复合一体化墙体材料、一体化屋面、低辐射镀膜玻璃、断桥隔热门窗、遮

阳系统等。这些产品将会在未来的市场中取得明显的竞争优势。

对房地产企业来说,《方案》中最重要的是提出政府投资建筑,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的保障

性住房,以及单体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建筑,自2014年起要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同时鼓励

商业开发建设绿色住宅小区,推行住宅全装修,鼓励新建住宅一次装修到位或菜单式装修。因此,房地

产商在采购建材部品时需要对上述材料有所甄别。

中国住房: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本次出台的《方案》针对性很强,那么你认为当前建材部品行业的短板

是什么?政府应如何引导产业升级?

王昌兴:从设计角度而言,设计师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意,但是国内的建筑材料没法配套,缺乏有力支撑

,所以有些作品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建材的质量和水平不高是产业的短板。

目前建材对资源消耗非常大。我国住宅绝大部分采用的是现浇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大量使用水泥、砂石

、钢筋,其中水泥消耗了大量的能源,造成了大量的污染;砂石正在被用尽;铁矿石的价格也在成倍上涨

。因此,建筑业迫切需要产业升级和技术提升。

我们国家建材的现状是总量不缺,水泥、钢铁产量世界第一,但是高品质的比较少,深度研发不足,技

术含量较低,例如高强度的钢材生产规模还不够,如果可以实现大规模的生产,那么价格才能降低。我

国当前面临的经济调结构压力十分巨大,因此,一方面需要政策引导,另一方面必要的强制措施也必不

可少,同时还要将指标细化。太阳能产业之所以能够规模化发展,就是得益于国家产业政策的鼓励和扶

持。

 

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防火资源网>赞同其观点,<防火资源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 周排行
  • 月排行
  • 总排行
最新资讯
 
 
 
 
网站首页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旧版本 | 闽ICP备09009213号
©2019-2021 FIRET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闽ICP备09009213号-1在线客服 点击QQ交谈/留言 点击QQ交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