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防火材料-网上贸易平台 | | WAP浏览
服务热线:4006555305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阻燃橡塑及制品 » 市场 » 正文

全球塑料行业掀并购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3-17   来源:全球塑胶网   浏览次数:969  分享到: 分享到腾讯微博
去年是全球塑料业兼并重组发展迅猛的一年,据统计,2010年全球并购交易数及交易总额均比2009年有大幅提高,其中新兴市场的并购交易总额创下历史新高。

根据资讯机构并购市场提供的一份报告显示,2010年全球经济在经历经济危机后逐步复苏,在这一背景下,全球经济资源通过并购等形式实现了新一轮的优化配置。2010年全球并购交易总量为1.1719万笔,比2009年增加21.3%,而并购总额达2.09万亿美元,比2009年提高22.7%,但仍低于2005年至2008年并购交易最活跃时期。

尽管并购总额有所增加,但2010年全球并购市场中超过100亿美元的大规模并购交易额占全部并购总额的比例进一步下降,由2009年的29.7%下滑至2010年的15.3%,而2008年这一比例则高达30.8%。20亿至100亿规模并购交易的并购额占比则明显提高,从2009年占并购总额的27.7%增加至2010年的33.7%。

2008-2009年间,塑料行业都被拖入了经济衰退的泥潭,各国企业都在设法寻求早日脱困之路,所以2010年各国企业断发力,势必决心从经济衰退的泥潭中解放出来的一年。

虽然许多公司继续宣布重组和关闭计划,特别是在2010年年初,但2010年我们依然看到更多企业的投资和扩张计划。

发达国家扛起塑料业并购大旗

经济衰退在今年年初仍然对塑料行业有较大影响。2010年年初,法国Guillin集团就收购夏普Sharp Interpack事宜进行了进一步洽谈。Sharp Interpack是一家美国塑料包装生产公司,专业致力于生产热转印包装,年销售额达到1.36亿美元。同时,德国Ralf Schnieder集团宣布将旗下两家辅机公司Motan公司和Colortronici公司合并成一家独立公司Motan-Colortronic运作。美国生物塑料公司Cereplast公司与舒尔曼公司(A.Schulman)签署分销协议,巴斯夫公司则将其Aurora特殊效果薄膜业务出售给总部位于美国新泽西州Peekskill的RMS包装公司。在经历了欧洲和美国相关监管当局数月的审批后,澳大利亚包装巨头Amcor公司以19.48亿美元的价格从力拓集团手中部分收购Alcan Packaging,收购后Amcor公司预计全球员工数量达35000名遍布43个国家,300多个站点。

3-4月,丹麦A.P.Mller-MrskGroup公司把Rosti Technical Plastics HoldingA/S公司的多数资产卖给Stella Plastic HoldingAB公司。同时法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决定在斯洛伐克的加布里埃尔投资1150万美金用于生产塑料零部件。同时,位于奥利地巴腾奥茵豪森的巴顿菲尔挤出技术有限公司和维也纳的辛辛那提挤出技术有限公司,这两家先前在同一屋檐下运营但是彼此独立的公司宣布合并,从而形成全球最大的生产管材、型材、薄膜和片材的挤出设备品牌。另外,德国科德宝集团与其子公司欧螺旋医疗公司联手收购了爱尔兰医疗设备制造商Vistamed50%的股份。 5-6月,塑料并购市场相对较为平静,总部位于奥地利的Pipelife公司同意收购瑞典管道制造商Westpipe公司;同时,巴斯夫宣布其以7000万欧元的竞购价正式收购特种化学品公司科宁。7-8月,欧洲委员会批准Polimerica出售旗下一家PS厂给Total公司,格雷纳公司也获反垄断当局的批准接管了包装商Expan公司。

9-10月,芬兰塑料包装商Huhtamaki出手了其欧洲硬质塑料包装业务给Island Acquisitions公司,此次Huhtamaki出售的业务囊括了他们在芬兰H?meenlinna、法国Auneau、波兰Siemianowice、土耳其Istanbul、德国以及立陶宛生产制造的硬质塑料消费品,此次收购总耗资5200万欧元。另有TeknorApexCo.公司已从荷兰皇家帝斯曼公司手中收购了Sarlink品牌热塑性硫化胶(TPV)业务,交易价格未对外公布。俄罗斯石化巨头Sibur控股收购了俄罗斯第二大天然气制造商Novatek的聚合物业务。

11-12月,虽然临近年底,但是扩张和收购却从未结束。荷兰塑料管道系统制造商Wavin公司收购了KWH管道公司的部分管道业务。斯泰隆(Styron)日前在第十八届国际塑料及橡胶展(K2010)上宣布收购合资公司住友陶氏有限公司50%的股份。德国FKuR计划2011年在密西根州设立一个复合材料基地。与此同时,巴斯夫和英力士将合并苯乙烯类业务,按各持50%股份组建一个名为Styrolution的合资公司。总部位于英国的硬质塑料包装生产商RPC集团12月16日对外宣布,他们同意以2.4亿欧元收购其丹麦的竞争对手Superfos公司。

新兴市场成为并购投资热点

年初,Gerresheimer集团在巴西的因达亚图巴建立新的医用塑料制品生产厂。全球包装巨头开始各自的投资计划。Kl?ckner Pentaplast Group公司斥资2700万欧元扩张其在亚洲和北美的收缩标签膜产能,其中包括在其位于泰国罗勇府和美国弗吉尼亚州Rural Retreat的工厂启动横向收缩标签膜的新产能,此外还将扩大罗勇府工厂的PVC薄膜产能。

斯堪的纳维亚的热塑性化合物生产商Polykemi斥资430万美金扩大瑞典和中国市场。瑞士的Quadrant公司表示其计划通过联盟形式增加南非市场的股份;总部位于德国Leverkusen的拜耳材料科学公司为该中心投入了1200万新加坡元(5870万元人民币),将从事电子应用的薄膜开发;德国塑料部件生产商BaldaAG公司于6月宣布其在北京新建的137000平方英尺的塑料手机装配件生产厂建成。

 Dynisco公司11月宣布要扩大中东地区市场,而欧洲公司FKuR和Greiner都宣布计划拓展美洲市场,而奥地利厂商Greiner则计划在墨西哥开设一家工厂供给美洲和拉美市场。

在中国地区,在经过数月的谈判后,8月份烟台万华将向正式接管匈牙利PVC厂商博苏公司。瑞典TPE复合材料生产商Hexpol35万欧元收购VTCTPE公司,该公司为聚合物生产商Vita的子公司。另外,中国化工集团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与杜邦高性能聚合物事业部签署了在中国建立生产并销售氟橡胶生胶和预混胶的50/50合资企业的意向书,合资企业将包含一家拟设立在上海的尖端预混胶工厂,预计在2011年下半年启动运营。

与此同时,Tessenderlo公司和Baerlocher公司加强在中国市场的投资。Tessenderlo集团的CTSCousin-Tessier业务部拟在国内建造一座复合生产厂,为汽车客户提供服务。法国材料供应商ArkemaGroup公司宣布明年初在中国新建一座聚偏氟(PVDF)工厂,这是其在亚洲的第一座PVDF生产厂。

外资进驻并购下民族企业何去何从

近年来,塑料行业民族品牌与跨国公司“联姻”不断,拜耳、巴斯夫等国际一流化学材料企业纷纷进驻中国市场,成立分公司,而像德国科倍隆集团则直接收购了南京科亚公司,在吸收民族品牌优势和引进德国先进技术的同时成立了科倍隆(南京),成为中国塑料行业的领先企业。

对于民族品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了自身的壮大发展,与跨国公司合作当然是必要的。然而,在与外资并购中,中国民族品牌需要自立自强,增强风险意识和防御能力,保证自己的正当权益。

类似的合作并购现在越来越多,然而民族企业应该增强风险意识,吸取以前案例的经验教训,并不断学习和掌握国际规则,才能充分保障自己的权益和民族品牌的壮大发展。比如,民族企业可要求在合同中明确规定民族品牌产品的生产份额、销售渠道及对象,尤其是对违约责任及赔偿条款进行细则规定。

外资开放进来的也许是“宝藏”,也许是“鲨鱼”。外方更注重市场占有率的长远性,也熟悉国际规则和相关法律,对于还很弱小、缺乏经验的民族企业而言,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外方变相侵吞,不仅获利甚少,甚至可能完全丧失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品牌和企业效益。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防范外资并购风险的机制。

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防火资源网>赞同其观点,<防火资源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 周排行
  • 月排行
  • 总排行
最新资讯
 
 
 
 
网站首页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旧版本 | 闽ICP备09009213号
©2019-2021 FIRET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闽ICP备09009213号-1在线客服 点击QQ交谈/留言 点击QQ交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