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是我国环氧树脂行业蓬勃发展、质量双升的5年。在此期间,我国成为环氧树脂全球最大产销国,2010年产能达到150万吨,产量130万吨。大中型企业产品质量普遍提升,能够用于高品质电子产品、航空航天产品制造。如蓝星新材料无锡树脂厂的特供产品被“神舟”、“嫦娥”工程使用,大连齐化化工公司成为跨国公司的稳定供应商。
然而,其间也有一些问题值得反思。展望“十二五”,环氧树脂行业在巩固扩大战果的同时,将努力突破以下瓶颈。
首先,我国成为全球行业最大产销国,固然是“中国制造”蓬勃发展的结果,但也有国外企业转移基础树脂、专攻添加树脂的因素影响。添加树脂生产不仅零污染,而且产品性能更好、售价更高。目前我国环氧树脂企业的产品基本仍以基础树脂为主,市场竞争白热化,利润空间不断收缩,行业结构调整久滞不前。而国外厂家恰恰利用这一时机,以中国为基础树脂供应基地,不断扩大添加树脂生产能力。如此不仅规避了环保风险,更赚取了利润大头。因此,如何减少基础树脂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开拓添加树脂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是全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其次,针对国内环氧树脂产能发展过快,基础固化剂装置发展太慢、配套能力不足的现状,应注意环氧树脂、固化剂、助剂、原料的协调配套发展,加强特种环氧树脂的研究开发,同时要加强信息交流,避免盲目或重复上项目。
再次,体系化建设有待提上日程。目前跨国公司不再单一供应树脂产品,而是根据客户需求,配制好混合料提供体系化服务,这种混合料包括树脂、固化剂、稀释剂、助剂等。这样既可形成产品链优势、巩固市场,又可充分扩大利润空间。专门开发的产品品种针对性强、性能专一,能够更好地适应客户需求,因此盈利水平更高,客户忠诚度也更高。
我国环氧树脂需求仍在快速发展,预测年消费量很快会达到150万吨。目前部分装置开工率偏低,很大程度上与我国产品结构不合理有关。因此,我们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一哄而上抢同一跑道、搞恶性竞争。要从品种、质量及工艺水平等多方面去考量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