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中国塑机外贸以逆差为特徵,主要原因是国内塑机质素参差不齐,出口以量为先,进口的塑机则尽是高质产品,价格高昂。中国塑机贸易重要伙伴之一奥地利有关方面亦指出,中国的中价塑机最受当地加工厂商欢迎。意大利和德国的塑机协会,不约而同表示中国必须提高出口塑机的安全性,才能在国际市场争一日长短。
奥地利:中国中价塑机受欢迎
根据奥地利驻沪总领事馆商务处的资料,在2011年,奥地利出口到中国的总额轻微上升4%,达到29亿欧元,同期中国出口到奥地利的总额则上升17.7%至64亿欧元,中国可说是奥地利出口亚洲地区的最重要伙伴。在塑料机械贸易方面,去年奥地利从中国的进口量上升25%,奥地利塑机出口到中国的量更大升64%。
奥地利驻沪总领事馆领事(商务处)RaymundGradt预料,奥地利出口中国的塑机量今年增幅未必如2011年般强劲,但仍会维持在高水平。他指最受中国厂商欢迎的是注塑机及挤出机。他认为,奥地利塑机掌握先进科技,中国塑机厂商尚有一定差距。随着中国进入第12个五年计划,强调永续、精准及能源效益,奥地利厂商在中国的前景相当乐观。
反观,RaymundGradt指出,虽然中国塑机近年的水平及安全性已大为提升,但面对出口欧洲的关卡仍有很大难度。不过,由於奥地利本土的塑机生产趋向更高科技及更加昂贵,当地一些中小企业负担不来,於是开始找寻较为便宜的代替品,所以中国制的塑机大受欢迎。他说:“尤其是在中等价位市场,中国公司以很低的价钱造出同样质素的塑机。”
RaymundGradt表示,虽然中国塑机质量提升,但奥地利企业担心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塑机厂商欠缺销售及客户服务网络。另外,他赞赏中国厂商为了与外国厂商竞争,不断加强自身的研发能力,在技术水平持续提升满足外国客户要求。
意塑协提出统一全球塑机安全标准
意大利塑料橡胶机械设备和模具制造厂商协会(Assocomaplast)秘书长MarioMaggiani透露,去年行业成积非常理想,整个行业的营业额达到42.5亿欧元,出口额则达到24亿欧元。
意大利塑料橡胶机械设备和模具制造厂商协会(Assocomaplast)秘书长MarioMaggiani于CHINAPLAS的宣传海报前。
出口到中国的部份,在2011年共录得1.47亿欧元,较2010年上升近两成,是意大利橡塑行业第三大出口地区。MarioMaggiani表示:“毫无疑问,近年中国市场竞争更趋激烈,但只要机器拥有高质素,在这里仍然有很大发展机会。”
至於中国塑料机械出口到意大利的情况,MarioMaggiani指数字仍在上升,但比较集中於注塑机,他解释:“这可能因为注塑机是量产产品,而挤出机则需要度身订造,故前者生产相对容易。目前,中国在制造工艺方面,竞争力仍有所不及。”
MarioMaggiani又指出,包括台湾地区的中国塑料机生产商,大部份仍未有遵守欧洲CE安全认证。
在这方面,意大利协会正与中国有关方面合作,加强宣传,希望提高中国塑机的安全规格。他说:“部分原因是出於信息不足,另外也因为欧洲安全要求比中国高,国内厂商或未必完全了解欧洲要求。”
过去三、四年,意大利塑料橡胶机械设备和模具制造厂商协会已定期举办研讨会,向中国厂商宣传欧洲方面的安全要求。MarioMaggiani透露,意大利方面提出,希望与世界各地协会合作,制订等同ISO全球认可的塑机安全标准。他坦言:“要融合美国、欧洲、中国等地不同标准是漫长的工作,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
MarioMaggiani预测今年橡塑市场发展:“我并不认为今年会有大规模增长,总体而言应接近2011年,大概是两、三个百分点的变化,要视乎今年下半年市场表现。”最後,他指中国肯定会继续成为意大利三大出口目的地之一,但要超越德国成为第一则暂时不大可能。
VDMA料今年现周期性放缓
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VDMA)预测今年橡塑机械市场降幅为7%,并非因为市场可能出现不正常波动,而是基於去年出现高得惊人的增长,预期今年现经济周期放缓。
根据VDMA资料,去年德国塑机外贸创出历史新高,运到中国的出口量是外销到单一国家的最高纪录,亦打破了出口到中国的2004年纪录。“我记得那一年情况比较特殊,出口额骤升是因为有中国厂商大量订购德国的挤出机。现时则纯粹反映正常对各类塑机的需求情况。”主理VDMA市场及数据研究的ClaudiaFrey忆述。去年,德国出口到中国的橡塑机械上升30.5%,总额达7.664亿欧元。
ClaudiaFrey认为,橡塑行业前途光明:“塑料在越来越多领域成为主要材料,例如汽车、包装、电子、医疗等等。我不认为塑料会被其他物料取代,个别地方可能如此,但更多新的应用是关於塑料的。”
她又表示,中国出产的塑机质量太广:“有些媲美欧美国家的,有些则是无法进入欧洲的,很难一概而论。整体而言,他们是有进步的。”不过,她指出,曾有些中国厂商得不到欧洲安全认可,却私下把认证贴在机器上冒充合格。“如果中国厂商希望开拓国外市场,他们必须遵守每个地方所制订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