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国国际皮革展、中国国际鞋类展、中国国际箱包、裘革服装及服饰展”4日在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同期开幕。本次展会为期三天,共7个展馆,展会面积8万多平方米。展出的产品包括皮革、皮革化工、皮革机械、皮鞋、箱包、服装、鞋材及配饰等整个皮革产业链的全部产品。此次展会拉近了国际皮革行业之间的交流,实现了一次行业聚集大繁荣。马克思唯物主义理论教导我们看待事情既要“高瞻远瞩”,又要着眼事实,从实际出发,从而更有效的发现行业弊病,快速完善产业链。
目前,皮革工业是最古老的行业,是轻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皮革工业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现已具有可观的规模。特别是建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皮革工业从旧中国留下来的满目疮痍的烂摊子起步,经历了坎坷曲折,付出了千辛万苦,取得了巨大发展和进步。
当下,我国原料皮资源、皮革产品产量和出口均名列世界前茅,已成为世界公认的皮革生产大国。我国皮革行业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在产业链、劳动力素质、社会稳定、资金充足等方面有着明显的竞争优势,本世纪头二十年仍然是我国皮革行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近几十年以来,我国皮革业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之路,民营经济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中国皮革业能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也由此证明了中国皮革业生命力的旺盛与强大。皮革及其制品的市场潜力是很大的,全球皮革总需求量约为1.0亿平方米,相当于3亿张牛皮(标准皮)的产量,中国皮革产量折合标准皮近7000万张,约占全球皮革产量的23.33%。但是,中国皮革制鞋及其相关产业的企业也应该正视到,目前我们在很多方面也存在不足之处,虽然中国是世界上皮革生产大国,但并不是皮革强国,在品质、价值方面仍处于弱势地位,需要在这个市场的大环境中加以磨练和改进。
我国制革行业每年固体废弃物总量约70万吨,排放污水一亿吨以上。排放的有毒物质:铬1.68万吨(铬化合物3500万吨),硫化物1.4万吨,悬浮物21万吨,化学耗氧量(CODCr)35万吨,生化耗氧量(BOD5)14万吨。制革污水成分复杂,污水量大,污染严重。另外,鞋用胶黏剂含大量有机溶剂(苯、甲苯、酮类、酯类、汽油等),每年使用有机溶剂近10万吨,在生产中挥发,危害性也相当严重。对于污染,国家有明确要求,必须按期达标,而目前全国仅有少数制革企业采取了不同程度的治理措施,所以污染治理任务十分艰巨。
中国制革行业存在制革生产集中度较低、制革生产布局比较分散,企业规模小、数量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任务仍然较重等问题。随着产业转移及结构调整等政策引导,中西部一些地区制革工业发展较快,2010年我国规模以上轻革产量增速在20%以上除山东外,其余均均在中西部。广西省轻革产量占全国规模以上轻革总产量3.8%,同比增长20.6%;四川省占3.6%,同比增长33.4%;甘肃省占0.3%,同比增长28.7%;湖北省占0.2%,同比增长34.2%;重庆占0.03%,同比增长75.7%。
不仅如此,我国皮革行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问题也很很严重,表现在产品结构:中低档产品过剩,高档产品少;企业结构:“小而全”“大而全”十分普遍;区域结构:产业过分集中在东南沿海,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企业少,地区和市场及资源优势都得不到充分发挥。除此之外,我们皮革产品质量低,表现在成革无论是从内在质量还是外观质量,与国际水平产品比,都有一定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