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召开2012年纺织行业经济运行第二次新闻发布会,对外界披露了2012年1至4月我国纺织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1至4月,全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67万亿元,同比增长13%,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17%,行业运行效益方面近1/5的企业是亏损的,亏损额度的增长达到120%,销售利润只有4.5%,比去年下降了0.66个百分点,而生产下降主要来自内销严重下滑和外需市场疲软两方面。
内需减速严重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部主任兼新闻中心主任孙淮滨介绍,今年1至4月,全国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5.6%,增速下降7.9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零售额实际增速只有11.6%,低于上年同期11.2个百分点。
“往年纺织服装零售额增速一般会比全社会的零售总额增速高出7至8个百分点,今年这两条曲线是基本重合的,说明内销减速很严重。”孙淮滨说,内销承载了纺织行业产能的七到八成,内需市场是今年纺织行业最重要的支撑。
在回答中国商报记者关于纺织服装内需市场如何刺激的提问时,孙淮滨表示,纺织服装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一直占比较大,今年纺织服装内销比重占销售产值的比重达84.3%,比上年同期提升1.6个百分点。
但是,孙淮滨表示,作为基本生活必需品一直未被列入国家“扩内需”的刺激政策考虑中,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此前也多次建议国家如同鼓励“家电下乡”一样出台鼓励“纺织品下乡”的内需市场刺激政策,释放纺织品的农村市场需求。但目前看来希望不大。孙淮滨表示,“目前我国3.6万户纺织服装企业,内需占了七八成,但如何持续扩大纺织品的内需市场,还没有切实有效的办法。如果今年没有内需市场,那纺织行业就会很惨。”
此前工信部官员表示,纺织品下乡除取决于农民是否需要外,还需要操作性较强的具体办法,而由于农村市场渠道体系不完善,轻纺等下乡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商务部官员则表示,对纺织服装行业而言,受原材料成本等因素影响,纺织品价格相当便宜,目前来看暂时没有通过向农民提供补助来促进纺织品服装消费方面的必要。
孙淮滨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今年在国家将坚持扩大内需作为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基本出发点的前提下,预计衣着类商品内需零售额全年仍能实现名义15%左右的基本增长速度,但宏观基本面的趋缓,会使2012年全年内需市场实际增长水平低于上年。
棉花价差持续扩大削弱出口竞争力
外需方面,出口形势更加严峻。
数据显示,1至4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是710亿美元,同比增长只有1.07%,纺织品出口接近“零增长”,而去年全国的增速是19%。由此可见,外需下滑的速度也是很快的。
“压力主要来自于国内外棉花差价。”孙淮滨说,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纺织行业工人工资已经接近制造业平均水平。而当前,国内外棉花价差持续扩大削弱了纺织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由于国际市场需求不足,自2011年9月以来,国际棉花价格震荡下跌,与国内市场价差不断拉大。截至2012年5月25日,国内328级棉价格为18853元/吨,比国际市场价格高5460元/吨
“国内棉价走高使得纺织服装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在争取国际市场订单时失去竞争力。而这直接导致棉质产品出口全面出现负增长。”孙淮滨说,由于市场需求不足,国内外棉花差价拉大,中国部分纺织品服装国际市场份额已经转移至其他国家。
在外需低迷、内需趋缓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化解要素成本压力和经营风险的空间更小,经营压力十分突出。中纺联认为,纺织业正处于一个“爬坡换挡”的时期,在此期间,为确保纺织行业继续实现平稳运行,国储棉放储时应采取财政补贴的方式,实行限价放储,缩小国内外棉花价差。加快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完善棉花宏观调控机制,实现内外棉价的市场化对接。
同时希望国家出台进一步扶持政策,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体制机制,缓解纺织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降低纺织企业资金链风险。
而更重要的是,行业自身也要加快转型升级,向产业链高端迈进,增强核心竞争力。对此,中纺联表示,将运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纺织工业,增加新产品的设计及研发生产在产业中的比重,提升行业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