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铁道部的数据,高铁总投资的构成为:基建部分占40%至60%(包含桥梁、隧道和车站建设、铺轨等);动车采购占10%至15%(包括整车、车轴、紧固件、控制器件等零部件);其余部分占比为25%至40%(包括通信、信号及信息工程、电力及电力牵引供电等)。未来,动车车辆制造企业,动车配件制造企业,将明显受益于高速车辆的采购。据测算,2010年全国铁路投资1000亿元,用于采购高速列车等机车车辆装备,最高可对相关产业产生1万亿元的拉动效应。
国内高铁用紧固件已实现100%国产
据专家认为,从2008年开始的铁路大投资,2011年开始将全面步入收获期,高铁动车组采购将进入高峰期。
晋亿实业(601002.SH)副总经理涂志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高铁生产所需的扣件、紧固件已实现100%国产,并且有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国内25%的高铁扣件,均由其供应。
“主要还是得提前布局,抓住国家拉动内需的机会。”涂志清对记者称,早在2007年上市之初,晋亿实业就开始瞄准国内高铁市场。“当然,我们也有基础,曾是青藏铁路紧固件唯一中标单位。”
不过,在整机领域基本完成进口替代的情况下,高铁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创新,却仍是多数国内企业的短板。在所谓的“高端配套设备”领域,中国厂商仍需奋力追赶高铁步伐。而与此同时,它们将直面国际供应商的竞争。
一位行业专家指出:“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内企业的装备能力确实技不如人,另一方面,铁道部等也有些进口依赖的倾向,当然,这主要是出于安全、可靠的选择。”
这位专家还表示,高铁运行所需的关键零部件,如车轮、车轴、轴承,目前都尚未国产化。其中,时速超过160公里的动车组所用轴承,目前我国还需100%进口。
这给了外资更多的机会。此前,阿尔斯通和中国铁道部刚刚签署了一份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既有动车组和电力机车的合作基础上,拓展新合作,包括城际车辆、高速列车、机车等车辆以及城际列车、高铁信号系统的合作。
由于高铁车轮为易耗品,平均寿命仅2.5年,随着我国高铁项目的陆续上马,高铁车轮国产化,将是国内企业持续追逐的梦想。